沈兰英
摘 要:开发和利用好青年技术工人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工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青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淡化了,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技术的意志削弱了。本文以佛子公司为例,通过对公司当前青年学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调动青年学技术积极性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积极性
青年技术工人是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是企业振兴、发展的生力军与突击队。开发和利用好青年技术工人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工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青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淡化了,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技术的意志削弱了。
一、青年学技术积极性低的原因
这几年,在公司的稳健发展下,广大青工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据统计,公司现在职职工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约200人,占公司总人数约22%。而目前企业的青年队伍中,普遍存在缺乏敬业精神、熟练的业务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等问题,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青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企业青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二是部分青年忧患意识较差,认为在国有企业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容易安于现状。三是公司现在的工人技术等级的评定工作比较滞后,很多工作出色,并且有着非常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傅,技术等级现在还是初级工,甚至到退休还是个初级工。生产单位有二次分配,新进青工经验不足,而老员工大部份都是初级工,但是工作经验丰富,在技术津贴分配时首先是考虑老员工,与此同时公司的工人技术等级评定工作没能跟上,对于年轻员工来说,就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就会缺乏追求上进的动力。工作中就会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青年学技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慢慢的就会缺乏提高自身技术技能的动力。
二、提高青年学技术积极性的对策
青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大力提高广大青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复合型的青年技术人才,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工思想教育,引导青工学技术。
加强引导青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增强学习和推进科学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呼唤青工的主人翁思想和敬业精神。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巨大的”。开展“最美青工”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表彰思想好、技术精的先进青工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工自觉投人到岗位学习、苦练成才的行列。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国家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青年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青年技术工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营造有利于青年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加快完善青工技能等级提升和培训教育制度。
公司领导要重视,要从战略的高度把青工学知识学技术的工作纳入本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破除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新型人才观。由公司党政工团联合人力资源科,成立领导小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有利于青工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立业的各项有利政策。利用好公司每年有培训专项经费,做好青工培训计划,推荐和培养青工骨干,为青工学技术提供相应的经费、时间、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保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搭建平台,推动青年学技热潮。
1.积极开展青工技比武,搭建青年技能展示平台。
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推动形成青年技术工人钻研技术、创先争优、矢志成才的热潮,为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通过技术比武发现和推广青工先进操作法。促使一批优秀的青年技术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尊重技术人才、培养技术人才、使用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佛子公司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公司职工技能比武获奖人员技能工资》文件方案,对参加职工技能比武中获三等奖以上人员提高技能工资,大大激励了广大职工学技术,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2.不断深化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搭建岗位学技平台。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基础性工作。它以实施岗位科学评价选拔评选青年岗位能手这一重要手段来激发青工苦练技艺、岗位成才的热情。结合青年文明号活动,广泛开展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实现“号手”联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台活动,调动青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促进青工技术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扎实推進导师带徒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指导,形成良性的青工技能提升机制,为青工学技获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青工提高岗位技能。
总之,通过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青年学技术的积极性,使广大青年转变思想,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氛围,不断提高青工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为缓解当前公司青年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引导和激励公司青年技术工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为企业改革发展更新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第18页,人民日报出版社。
[2]《怎样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第8页,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西佛子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