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中学生心灵的策略探究

2019-10-21 20:21谢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赏识宽容平等

谢伟

摘 要:一个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與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更深层地领悟教育的真谛,用属于自己的、受益于学生的教学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基石;关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前提;赏识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宽容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手段。文章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平等;关爱;赏识;宽容;初中;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的确,拥有心与心的沟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心灵中的种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魏书生曾说过:“若把学生当成天使时,我们天天活在天堂里;若把学生当成魔鬼时,我们就天天活在地狱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天使。

一、平等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基石

林肯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强调师道尊严,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形象是威严的,是高高在上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所以学生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有偏激的行为。

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以完美的人格唤醒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其实每一位学生在尊敬的基础上都渴望教师能放下身架,坦诚、平等地走进自己的心灵,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更自觉地认同、接受教导。

有些教师会以个人偏好对待学生。有的教师喜欢权贵家庭的学生、有的教师垂爱成绩好的学生、有的教师偏爱男生或者女生。殊不知,这种不平等的对待,会给学生纯洁的心灵蒙上阴霾,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势必会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优秀的、是可以得到教师的爱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

二、关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前提

赞可夫说:“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家,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些都说明,教育是需要关爱的,关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前提。

笔者班上的小敏,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第一次深入了解她是在她的日记里,笔者清楚地记得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成绩又退步了,我真的对不起我的父母,我甚至想到了极端的方法……”笔者非常震惊,一个平日在笔者眼中那么文静、听话、成绩中上的女孩,怎样会有那么大的压力?笔者当即找到她,与她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笔者知道了她的家长对她的期望很高,也了解到她的细腻,感受到她的压力,更清楚地知道,她需要更多的关爱。接下来的日子,笔者一方面时刻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与她的家长深入地沟通,得到了家长的配合。同时还找到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大家的关爱下,小敏觉得她是重要的,她是可以的,也能坦然面对成绩和生活了。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笔者认为,如果有关爱做前提,教师只要耐心去做,坚持去爱,还是可以做到的。

三、赏识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赏识。在学校,教师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赏识,犹如春风、细雨,悄然决定着教育的走向。教师应该用赏识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走进他们的心灵,从那里挖掘出美好、理想的种子,利用他们已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育,这样的素质教育才是最扎实、最稳固的。

笔者曾带过的学生中,小杰是一位调皮捣蛋、纪律比较散漫的学生。他学习目标不明确,玩心重,自我要求不严格。有一次语文课上,笔者在讲“言外之意”这一内容时说道,小和尚向师父告状,说大和尚洗碗时打碎了一个碗,师父说:“你就从来都不会打碎碗。”让学生理解师父的言外之意。全班各抒己见,不过没有几个学生能弄明白,这时笔者看到小杰把手举得高高的,于是就让他回答。没想到他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小和尚懒,从来不洗碗。笔者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带头鼓掌,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笔者发现他的脸红了。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说:“其实,你很聪明,思维敏捷,老师相信,明天的你一定比今天表现得更好。”笔者的这些话对他的触动很大,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笔者特别注意他,课堂上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叫他回答,肯定他,表扬他,发现他的优点。带他两年,他在笔者的赏识下越来越优秀,初三以理想的成绩考进了市重点中学。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万不可只把学生依成绩而定位为“优生”和“后进生”,实际上,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自己眼中的“后进生”在其他方面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要尊重他、理解他、更要赏识他。

四、宽容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手段

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他们会犯错,会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作为教师,要用一颗赤诚和宽容的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偶尔犯错误而全盘否定他们。

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尽管笔者三令五申地强调,学生不准带手机进入校园,可还是有学生“顶风作案”,小洋就是其中一位。笔者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大课间,我班被安排在操场跳绳,爱好运动的笔者也加入了学生的行列。不久,笔者总觉得男同学似乎突然少了,于是不动声色地去寻找,结果在走廊底下看到班上4个男生围在一起玩游戏。笔者的怒火在燃烧,可是望着不远处操场上的一群群学生,笔者还是用平静的声音说:“去教室。”小洋跟在笔者的后面走到了教室,这时的笔者已经冷静了许多,看着耷拉着脑袋、红着脸,似乎眼中还隐约有泪光的他,笔者拉着他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了很多。从一开始笔者想到的对他的许多处罚,讲到最后笔者决定宽容他的处理方式。最后,他红着眼对笔者说:“老师,我知道错了,这样的错我以后绝不会再犯,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宽容。”接下来的日子,他真的变了许多,不再沉迷于游戏,而是认真学习,笔者用宽容感化了他。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一个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与成长。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更深层地领悟教育的真谛,用属于自己的、受益于学生的教学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

猜你喜欢
赏识宽容平等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