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
摘 要:数学学科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趣感。而对天性好动且学习意志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来说,缺少趣味的学习往往使其出现学习状态和效率下降。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通常会采用一些举措,尽可能使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趣味性。这方面的策略很多,教师有创新的空间,本文基于经验分享几种有效的趣味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趣味化 策略
小学生的天性是“不安分”的,喜玩好动,这是他们感知新奇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天性又与某些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一定冲突,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精力不集中或习主动性低。特别是数学这个学科,涉及计算和推理、抽象思维,是一个相对缺少灵动性、趣味性的学科。相较体育、音乐、语文等学科,小学生往往感觉到枯燥无趣。在这种情感态度下,其学习的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因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尽可能采用一些方法策略,使无趣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趣味以吸引学生集中学习、喜欢数学。此类趣味化的教学策略是很多的,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设计——但无论如何,需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不能因趣味需求而影响教学,二是趣味要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匹配。
下面,基于经验分享几种有效的趣味化策略。
一、构建生动的情境
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觉无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用抽象思维较多,而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又恰恰是感性思维优先于抽象思维发展。也就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思维特征与数学的学习就形成了一对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使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过程相对轻松些,从而产生趣味感,就需要将数学的知识进行直观化转化。使学生在他们较擅长的感性思维状态下进行数学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因其具有情节性、直观性,是数学教学直观化最常用的手段。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我们就可以将之设计为一个情境:小明跟妈妈到商场去买文具,选中了两支彩色画笔。每支画笔的价钱是12元,那么,大家想一想,买这两支画笔,小明需要给售货员多少钱呢?这样一来,12×2这个纯抽象的数学计算题,就成了具有情节的应用情境。这时候,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就能较快速的理解题意。学习的思考过程变得相对轻松,因而,趣味感也就产生了。
二、结合生活学数学
小学生对学生数学缺少趣味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价值没有较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说,其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心理上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为了某种价值需求。这其实是一种隐性的“无用论”在作怪。在这种价值认知下,数学的学习是被动的,也是缺少生机的。而对小学生来说,我们向他们讲什么人生追求、社会责任,又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激励作用有限。因而,如果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最好就是结合其生活需求,让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意义。而有了价值,学习的动机就有了,趣味感也就出现了。
比如在学习“时间”这部分知识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妈妈每天给我5角钱零花钱,而我在玩具店看到了一个非常喜欢的玩具,但妈妈说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买。“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每天能攒下5角钱,要想买到价值30元的玩具,从今天开始算起,到哪天就可以把心爱的玩具买回家?”用这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场景训练学生日期计算能力,学生们马上就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并产生学习兴趣。
三、快乐的数学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數学趣味课堂的构建中,自然是少不了游戏这种方式。有些教师不太喜欢在课堂上组织游戏,认为在学习中做游戏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且学生“心浮气躁”。其实恰恰相反,因为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他们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往往是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的时候。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恰恰能够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在应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游戏一定是要与学习相关的,与学习内容结合的。千万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那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作用。比如说,在教“综合运算”的时候,常规的训练方法是给学生出综合计算题,让他们掌握“先加减、后乘除”“先括号里、后括号外”等运算定律。但这种方式就比较枯燥无趣。而如果我们反向思维,将之设计成一个填运算符号的游戏——比如给学生一道缺少运算符号的等式:45÷9-4=9,显然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比赛,看看谁能通过添加运算符号的方法,使等式成立——45÷(9-4)=9——因为有了比赛、猜谜的元素,学生对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以上,基于教学经验分享了三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策略——其实,趣味化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开动脑筋,一定还有更多的趣味化教学创意,使学生在快乐的情态下进行高效的学习。比如作业展示、数学实践、手工制作等等,都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
参考文献
[1]沙莎.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科学刊),2017(12).
[2]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