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9-10-21 07:47赵海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赵海霞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也是国家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这一重要责任。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没有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培养模式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高校为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开展,都这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完成高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完成学习评价,但高校评价体系不同于社会。社会在评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时,通过对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及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适应程度来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也是导致社会与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样不同的评价体系下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长期处在这种不协调的评价体系下,就会造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产生分歧,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也会使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紧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较为短暂,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课堂内容较为浅显,学生缺少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潜在隐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独特的重要性。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培养目标

多数的高校都会把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作为第一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这么做却忽视了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少技能与能力的细致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实践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没有具体认识,培养目标缺少重点主次不清,这些都是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应用型人的培养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的培训目标。

(二)缺少实践性

多数高校不设有实践教学组织,也没有申请认证实践机构管理教学的资格,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以理论代替实践这一现象。保护制度,在教学中讲授理论的时间过长,忽略实践课,使实践课变的可有可无。对教学实践不设立考试,自然也不重视实践的成绩,缺少对于实践课这一环节的具体制度与实施。

(三)缺少流程管理

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数都是以论文与假期实习作为主要的实践形式,但是这样的实践在应用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高校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实践平台,学生在实习期间因没有实践平台所导致使实习期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全程没有监督,使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以一个相对懒散的状态来完成实习,這对学的社会实践非常不利。

(四)缺少固定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新探究及实践平台的建设较为落后,建设实践体系较差,没有完善的固定体系,缺少资源整合与统筹,处教学理论体系外其余体系较为混乱,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3] 。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要以实际需求出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满足于现今社会的需求,只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才会立足于社会。因此在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应加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如果,社会与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不同,长此以往就会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难以融入到社会,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可能会导致社会上的某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人才得不到补充。因此,高校在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以社会为基础,从整体需求出发,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相关人员需进行社会调研,将调研信息加以收集,以用来研究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都具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变的明确[4] 。

(二)结合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时,必须要着重加强应用性,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占据更多的时间而不是理论教学。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需以实践为基础,将课程体系作为参照进行教学。然而多数的高校还不具备条件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但不能因为没有实践教学平台就忽略了实践教学与实践练习。面对此现状,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在技术方面加强学习,持续进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行为。高校应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在相应机构担任顾问,这样可以有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加有效的设置实践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实践经验。

(三)强化流程管理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高校应聘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提高学生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但在实施上费用较高也过于繁琐,所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更应提高教学流程的管理,提高自身能力教学实践的能力,设立实践考察课,做到规范化流程管理,让学生严格执行,教师认真带领学生完成实践,为学生做好实践考查课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实践中的错误给予纠正,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建立固定体系

教学体系应贯穿全部培养方案,在学生学习专业的同时做好实践课程的安排,从单一理论课程到综合性学习课程。跟据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来调整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比例,规定出固定实践课程,倡导实践大于理论。实践教学应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设立相关专业的讲座,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中心,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学生制定相应调研计划,由学生分析整理调研报告,教师进行批阅,对问题进行整理,让学生更加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工作中有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分析[5] 。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现实问题为主,首先指导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由学生自由发展研究兴趣,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实践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与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在社会中立足。

(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构建合理与社会相符合的人才培养计划,由于该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涉及的领域较多,所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随之高一些。在明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后,课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课,增加实践课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技能培训,提知识点的应用。公共事业管理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与需求,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好良好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树立良好目标。

结束语

在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减少与社会评价中存在的差异,让学生提升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随着课程质量与社会实践的提升,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日后在社会中所与需要做的事,完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使命及任务。在构建公共事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让学生明确自身工作领域并加以努力,完成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慧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探析——以L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152-153.

[2] 郑婧.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283-284.

[3] 吴永清.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构建及培养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39-42.

[4] 张运香,李继超,韩梦迪.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204-205.

(作者单位: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