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2019-10-21 09:07王丽丽
锦绣·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时代信息化

王丽丽

摘要: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空间、丰富党建形式、提高党建效率,为党务公开、理论宣传与理论学习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联系群众。同时,我国党建信息化面临着“重网站建立、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突出问题,党建信息化水平基本停留在Web2.0时代。“互联网+党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党建信息化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飞跃与拓展,迫切要求我们打造全国党建网络统一体,变传统“封闭式、命令式”党建模式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并以“互联网+党建”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外政党信息化具有一定共性,但各国政治逻辑与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同,政党信息化的立足点、主要内容与价值目标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发展进行互联网+党建

前言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不仅开拓了建设发展的新思路,而且强有力的推动了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它已经普及和应用到了各项工作之中,对于党建信息化发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党建工作涉及到党的各项内容,包括多样化资料和信息,传统的工作方式以人工作业为主,无法推动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相比之下,党建信息化的实施,有助于信息网络的应用和技术的普及,对于建立政党网站、推行电子党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所谓的党建信息化,也是信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从实际出发,党建工作必须破解难题,构建党建工作的新形势。

一、“互联网+党建”模式基本内涵

如今“互联网+”已经从单纯的阅读、聊天工具转变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服务系统,人们能通过互联网不出家门了解天下事。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领导班子将“互联网+”计划引入国家党建工作建设中,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着重点出,这就表明国家领导班子已经开始在党建工作中全面推行“互联网+”模式,通过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将我国党建工作推上新高度,实现我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党政建设部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需要党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工作内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的电子化进程,构建党政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建立并完善党政建设档案信息管理体系,确保国家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党政部门可以在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建立党政交流、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充分调动党政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进程。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党政部门工作效率,并且能通过信息交流平臺充分了解社会民众最关心的需求点,为国家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提供信息保障。

二、党建信息化下的“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应用

2015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新计划,将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

2.1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依托云计算

大数据是互联网+党建工作的重点,它综合运用了计算机网站,对移动网络视频进行了全面应用。这一时期的党建信息化发展要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平台,构建立体网络模式,设立全国统一的网络体系,打破党建网站各自为政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坚持推广资源的共享,另外,在实际建设中走出一条信息化发展的新道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2.2党建创新模式的发展

在“互联网+党建”时代,我们不仅要有统一的超级党建网络来推进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效率;而且要应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实现信息网络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深度融合,创新党建模式与党建方式。因此,在“互联网+党建”时代,我们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与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实现党建模式与党建方式的升级换代,由传统的“封闭式、命令式、运动式”党建模式与方式,升级为“开放式、民主化、常态化”的党建模式与方式,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扩大政治参与度、克服党内行政化与官僚化倾向;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充分依靠发动广大党员来推进党的建设。

2.3利用党建信息化破解难题

针对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在党建信息化发展中要坚持从严治党,基于信息建设的角度打破难题,杜绝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要处理好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关系,克服和避免小循环的模式,落实抓全面、抓重点的管理策略,并从党建考评方面人手,实施年度考核、定性考评等等,坚持“网络党建”与“区域化党建”的有机结合,才能破解“单位制”党建的当代困境;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创新党建内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三、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web1.0时代,从1983年-2001年,这一时期是以数据为核心的静态门户网站,体现的是媒体属性,借助网络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阅读,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实现主客双方的互动。第二阶段:2001-2008年,被誉为web2.0时代,也可以称为动态互联网时代,在这一阶段下产生了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互联网也不仅仅只具有媒体属性,而新增了社交属性。A' fr]fji~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互动和沟通,共同建立网络联系的新渠道。第三阶段:2008-2014年,别誉为web3.0时代,是互联网即时化的时期,移动互联网得以应用。我们目前常用的微信、微博等即时聊天的工具都是第三阶段的聊天方式,传统的网站形式开始出现弱化的趋势。第四阶段预计2015年开始推行实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技术在这一阶段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对于党建信息化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云计算、大数据被集合起来,处理智能化下的数据信息,探索出一条“互联网+”的党建新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是党政机关落实服务,强化管理,协调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新设备的完善,在党建信息化发展建设中必须要落实严格管理,推行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结合应用,从多个角度探索信息化发展的新渠道。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