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波 罗嘉杰 李成蹊 谢雷铁
摘 要 高校作为培养交叉学科复合人才的关键基地,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化人才集中型培养的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多媒体课程培养平台体系,展开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旨在可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目标。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1交叉学科教学定位原则及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的教学定位原则需要重视如下几点[1]:其一需要凸显交叉学科在课程教学,以及實际应用中产生的枢纽联系作用;其二,交叉学科教学需要重点形成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认知,训练模型化思维、精准表达、求解算法、实验方法训练,尽可能对理论推导加以淡化;其三,补充适度建模方法,数学建模方法作为建模的根本工具,建模并非仅仅针对建模方法讲解,而需要将建模课程运用于实践中;其四,交叉学科的教学需要让不同学科从中受益,这一人才培养不仅作为通识教育,更作为技能训练类课程,需要对其受益面不断扩大。所谓交叉,就表示需要让更多非数学本专业课程的学生,能够对交叉思想、方法、算法真正掌握理解,概化实际遇到的相关问题,理解抽象化模型机构方法,并且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模型的实验教学算法。
2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内容
2.1 构建“互联网+融合+模块+层次”的课程体系
课程层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层次包括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创新层次。
课程模块: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主要模块包括初等、微分、统计、优化四大模块[2]。
课程融合:构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要真正融合各个专业具备较强交叉融合性。交叉融合指的是数学建模课程与多学科专业的融合,可以真正使得学生融合理论教学方法。在应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实践。在课程中重视展开案例教学,引用近些年多专业的科研最新成果。
互联网+:借助现存的微信交流群、QQ群、微博话题等方法,构建优质学生在线沟通平台,制作优质的微课课程资源及应用型教学资源。
2.2 探索实践“两点一线”竞赛运行机制
通过推行“数学中国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禁赛”两大赛点的同时递进开展,并且积极探寻实践“后竞赛”时期学生的科研活动管理机制及运作模式。
2.3 培养一批高水平交叉学科专业的师资团队
历经多年发展能够提高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教师的整体业务科研水平,并且不断引导多专业教师能够实现对教育创新案例的研究,基于社会各界聘请专家学者每年开展讲座交流。
2.4 课程教学组织、设计及竞赛培训、指导平台化
通过规范所有交叉学科创业创新及竞赛有关教学组织培训指导活动,以及校级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平台形式。通过设立10个大学生校级创新创育平台,专人负责设置专项资金及专门实验室。涉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竞赛活动的创新型创育平台,依托学院建设。设置计算机平台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交叉型学科人才的建模能力、系统化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并且承担对应的竞赛组织培训教学指导,确保教学培训的课程化、常态化、规范化。
3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网络化教学路径实施
3.1 专业设置满足市场所需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始终以市场就业为主要导向,能够始终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借助优质教学资源充分结合社会资源,共同培优创新培养交叉学科人才[3]。与学校的实际资源相结合申请独立交叉学科专业,重视文理渗透多学科交融,设置具备交叉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的专业。
3.2 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关键技术支持工具
由于基于“互联网+”开展网络化教学,需要涉及多技术领域共同集成,并且涉及学校的内外部、教学全过程,大量高层次人才,硬软件及技术教学管理的共同集成。所以能够集成多方面教学资源,具备多功能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作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技术支撑主要工具。
3.3 网络化教学软件设计
在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中,需要能够依据不同的专业化课程所需,最优化处理素材,合理运用软件。多媒体技术具备了多样化品种,多媒体制作软件更是多样。所以在制作网络化教学软件过程中,需要对技术路线明确之后,选用针对性的制作软件。对于图像处理针对工作原理不同及简易化软件构造,可以运用CorelDRAW、FreeHand以及Illustrator处理,运用PS处理现存图片。制作视频动画可以运用FLash软件完成矢量动画的制作,尽可能避免运用3D动画。制作MPS音乐文件格式,实现网络教学软件的交互性设计层面,可以构建flash交互性教学单元。
3.4 网络化教学模式
在开展网络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借助网络知识参照教师的授课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以及具体的学习进度。此种学生自主化学习模式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并且此种还能够对教师学生时间有效节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标准即考试,传统考试方式借助集中化笔试为主,网上系统则更加重视测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后的结果,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型“互联网+”的网络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及自主实践能动性,同时也开发学生形成主观创新意识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形成健全的创新型人格,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需。并且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契合,培养社会所需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成军,汪海玲.应用转型背景下数模竞赛对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7,(5):51-51.
[2] 王慧.“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9-12.
[3] 王晓裴.信息化时代ESP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与人才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10):200-201.
作者简介
李剑波(1975-),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现就职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