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形体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分析

2019-10-21 06:44潘馨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舞蹈是经由人体运动,基于肢体语言表达自身观点、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优良的柔韧素质可促使舞者更好的开展舞蹈演绎和练习。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舞蹈形体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柔韧素质训练展开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措施,以期为促进高校舞蹈教学整体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舞蹈形体教学;柔韧素质训练

不论就何种形式的舞蹈来讲,均无法脱离动作而实现,身体素质、舞蹈能力的优良对舞蹈动作表现存在直接影响,想要达到完美呈现动作的目的,有必要重视通过科学的训练对身体进行合理的塑造,解放各个关节,在实际表现舞蹈动作时脱离自身本体束缚,柔韧素质对解放舞者身体存在重要作用,有必要提起高度重视。

一、柔韧素质概述

柔韧素质主要指人体跨关节皮肤、韧带等组织伸展及伸缩能力和关节活动幅度大小等,受肌肉协调性、韧带伸缩性以及关节灵活程度等的影响较大,柔韧素质能力即为人体进行大幅度动作的能力。关节活动幅度主要指相应关节中的骨骼于关节内开展各项运动的过程中可活动的最大范围,主要受人体关节结构影响,有效、科学的身体训练,可起到优化人体跨关节韧带、肌肉等的伸缩能力的作用。

舞蹈柔韧素质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为韧度,即韧带、肌肉等的弹性力量,优化韧度可提高关节活动灵活性,对保护关节,降低由于训练影响造成的各类受伤问题出现几率。其二为柔度,提高柔度有助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提升会导致关节无力等问题产生,削弱关节稳定性,加大关节损伤问题出现几率。所以,实际开展舞蹈形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控制柔度训练,并适当的搭配合理的韧度训练。

二、高校舞蹈形体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

舞蹈形体教学对学生柔韧素质要求较高,究其原因,此类素質的优良与否,将对学生所学习舞蹈动作、相关技巧掌握及表现程度的优良起到直接影响,基于此,优化学生柔韧素质,对舞蹈形体教学及训练十分重要,但也需要注重不能由于一味追求效率,使得学生身体遭受不必要的损伤。现如今,开展高校舞蹈形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一)训练方法

1.静力拉伸法

应用此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将身体的韧带、肌肉等缓慢的拉伸至一个合适的酸度、胀度、痛度上,并完成规定时间的练习操作,包括压腿及扳腿练习等。此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主动、被动两种,实际开展舞蹈形体教学时,主动静力拉伸法的应用,是指在将动作保持在最大幅度下借助自身肌肉位置在静止状态下,达到拉伸的目的。应用被动静力拉伸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维持在相应的姿势下,通过其他学生或者教师的辅助达到拉伸目的。此类训练一般会要求学生基于一定的酸度、胀度和痛度下维持一段时间,拉伸的幅度则需要以不受伤为前提。

2.动力性拉伸法

此方法主要指基于快节奏、高爆发力的状态下,循序渐进的加大幅度持续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例如向连续的甩臂、甩腿等,此类方式也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实际开展舞蹈形体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类方法进行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不可以用力过猛,确保动作的幅度是由小至大的,可尝试先进行缓慢、小幅度的动作,再逐渐加快速度、加大幅度,以达到有效拉伸肌肉和韧带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幅降低受伤的可能性[1]。

3.动静混合拉伸法

通过混合应用动力性拉伸法以及静力拉伸法的方式,主要指先引导学生开展静力拉伸,再引导学生进行动力性拉伸。具体而言,实际开展柔韧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可优先进行扳腿或者压腿训练,待达到腿部韧带、肌肉拉伸目的以后,再开展快节奏、大幅度的踢腿练习。同时,动力性拉伸结束以后,切记应进行适当的静力拉伸,有助于减少软组织收缩反射。此类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把控训练的幅度及强度,确保训练的科学性,防止学生受伤。

(二)有效措施

舞蹈柔韧素质的提升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人类人体结构、身体素质、心理、生理及周边环境因素等,例如舞者韧带、肌肉伸展程度、性别、骨关节形态结构以及性别因素等。想要确保所开展的柔韧素质训练发挥较高的实效性,有必要对结合上述影响因素,探寻出多种有效的训练措施,合理制定训练方案。

1.重视热身运动

实际开展柔韧素质训练操作以前,需要进行必要性的热身运动,等到身体适应以后,再进行相应操作,有助于降低受伤几率。究其原因,适当的热身运动有助于促进肌肉温度提升,加速人体血液循环,照比静止状态下的机体,可以更快速的兴奋起来,有助于后期拉伸运动的开展。兴奋可以提高人体韧带、关节、肌腱等的柔韧性,优化身体机能,强化肢体协调性及灵活性,促使所开展的柔韧素质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2]。

2.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于柔韧素质的训练而言十分关键。想要达到良好优化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目的,需要以长时间的有效训练作为前提,且在短时间内不会看见显著成效,同时,韧带、肌肉及肌腱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提升,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基于此,开展相关操作时切忌由于过于急躁而揠苗助长的方式,需要确保各环节训练操作的科学性。由于高校舞蹈形体教学的对象多为普通学生,身体素质、能力条件等均具有较大差异性,所以,实际进行柔韧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应做到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量学生特点及能力等,再针对学生开展分层次的训练操作,有助于避免学生受伤等问题的出现。

3.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柔韧素质训练的难度较大,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较多,包括难以忍受的身体疼痛等,针对此类状况,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及手段,让学生了解到柔韧素质训练的好处,并注重予以学生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坚持下去,避免学生由于怕苦怕疼半途而废。

同时,实际开展柔韧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力量和柔韧的有效结合。柔韧训练的主要目的为优化肌肉伸缩灵活性,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为提高肌肉伸缩能力,只有在确保二者有效结合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柔韧素质训练设计,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提高学生柔韧素质的同时达到锻炼其力量的目的,且有助于优化学生关节稳定性及令活动,防止两者间不良转移问题出现,推动力量、柔韧的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对降低学生关节损伤问题产生的几率也存在积极影响。

确保柔韧素质训练实效性对优化舞蹈形体教学质量存在积极作用,也是具备关键作用的人类身体素质之一,养成优良的柔韧素质,对于解放身体,更流畅、自然的完成舞蹈动作具有意义。实际开展舞蹈形体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身心发育情况以及身体素质差异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设计操作,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训练实效性。同时,注重基于科学理论的引导,合理设计训练的时间、流程以及具体动作等,形式不可以过于单一,在教学时也不能急于求成,过于追求“完美”,导致学生受伤等多种问题产生,不仅会导致训练的实效性无法有效发挥,对学生身体及心理也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开展舞蹈形体学习的学生来讲,引导其掌握开展高质量的柔韧素质训练操作,有助于优化其舞蹈学习,提升其舞蹈整体美感。实际开展高校舞蹈形体教学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此项教学面向的对象能力及素质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应注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科学理论,应用有效、科学的方式开展具体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浅谈高校校园舞蹈的乐曲选择[J].黄河之声,2019(06):134+137.

[2]杨晓燕.形体训练课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开设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5):154-156.

作者简介:潘馨,1987.08-,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体育舞蹈,邮编223005。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