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9-10-21 06:44杨国藏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旅游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阐述了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又从产业创新、非遗旅游区域综合景观、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耦合、体验式经济、全媒体传播和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六个方面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非遗旅游模式单一、非遗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感、非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危机。

(一)非遗旅游模式单一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但是在和旅游业的融合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呈现方式上仍然单纯地局限于非遗展演和传统庙会,仅仅展示出非遗的表象,没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没有充分利用当下的互联网+虚拟展现,年轻游客的关注度不足。非遗旅游非遗文化分布太零散,缺乏系统的开发,游客吸引力不足。同时没有相关的文化衍生品,没有突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呈现出产品的同质化、单一化。因此,应在保护和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契合其他的旅游资源,打造文化精品路线,实现旅游资源聚合,创新产业模式,实现非遗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二)非遗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感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和宣传模式多为庙会表演或展览,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的非遗旅游产品太少,游客只能被动地欣赏非遗文化,进行陈列式的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简单的观赏并不能让游客深刻领悟其内涵,再加上缺乏完整的解说,游客云里雾里,对于非遗文化有种呆板的印象,影响其旅游的动机和满意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自民间,出于老百姓,故而游客的体验动机更加强烈,在非遗文化面前跃跃欲试。同时,现在的体验经济促使人们提高了文化欣赏水平,并且不满足于用眼观赏,而更想亲自体验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因此,非遗文化旅游的打造中应该重视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

(三)非遗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起步较晚,很多地区的非遗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度不高,并不知晓非遺文化的内容,更不了解其内涵,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广方面提出了挑战。非遗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非遗文化旅游资源的推介不到位,不利于本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保定市深邃的非遗文化资源。

(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危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遗的传承主要依靠继承人,但目前很多年轻人没有意向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如民间戏曲、民间手工艺、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影响力减弱,缺乏吸引力,因此有些非遗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后继无人。当前非遗文化旅游的融合还面临一个难题,即非遗文化旅游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因为非遗文化的特殊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否则会影响非遗旅游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融合的路径分析

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融合,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可以从产业创新、区域综合景观、文化创意与旅游、体验式经济和全媒体传播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来努力。

(一)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所在。产业创新指的是经过市场的检验,丰富和调整非遗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产业,更好地将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随着技术创新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是通过资源整合、努力创新,打造新产业、新业态,而现代服务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直接融合的重点领域。

互联网+非遗文化+旅游,代表着新形势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更加凸显出科技对产业创新的渗透作用。可以构建互联网旅游平台和互联网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形成新的行业分类。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领域众多,单一类型的非遗资源很难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丰富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地区特色,通过产业创新,诞生非遗文化和旅游的新业态,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文化和旅游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融合,主要体现在动漫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产业不断与旅游业各个细分行业耦合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综合景观

保定市非遗资源种类丰富,分布范围广。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化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同,尤其是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单独地呈现不能转化成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但是可以通过与区域内的物质景观联合开发,达到强强联合,开发文化产业园。比如容城的民间传说“容城八景”、“圈头乡传说故事”很难单独开发,但是可以通过打造白洋淀旅游文化节,将物质景观白洋淀和非遗民间传说文化相结合,增强其非遗文化宣传,从而有效地传承中华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也增强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

根据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将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尤其是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遗资源与物质景观的融合,形成非遗产业园、传统文化民俗村寨、非遗文创园、非遗博物馆和非遗展览,会将会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非遗项目越多,种类越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游客满意度越高。

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广大游客的首要需求,因此非遗文化依托于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将人文资源和景观资源实现融合,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保持非遗文化的原真性,实现传统街区或者自然景观与活态非遗文化的耦合,可以很好地提升旅游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风景区和人文风景区的深度融合,形成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雄安新区的民间音乐雄县古乐表演能依托于白洋淀景区,相互呼应,提升旅游景区的竞争力,而民间技艺芦苇画,通过在白洋淀景区成立非遗博物馆,通过有创意的文化衍生品,可以延伸旅游层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旅游发展是非遗保护的保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三)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耦合

依托着弘扬传统文化视角,用丰富的非遗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非遗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要以非遗的文化资源为基点,打造独特的文化主题,塑造特色的文化品牌。正是这些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借助互联网+文化创意,保定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打造出新的旅游产业。通过与文化企业的合作,以保定市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为主题,开发非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衍生品,形成研学、艺术欣赏等精品旅游线路,将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耦合做到实处。

同时,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通过“众筹”获得投融资支持,通过“众智”,發动社会力量,收集新鲜的文化创意;通过“众包”吸引专业人才的支撑,从而通过互联网+文化创意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

(四)体验式经济:文化身份认同

王宁(2000)提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维度和高峰体验维度构成”,非遗文化和旅游耦合能形成多种模式,旅游提供了体验的舞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提供了体验的丰富内容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游客则享受了体验的过程。通过体验当地的旅游文化,游客会增强情感共鸣,加强文化身份认同,感知中国深厚的五千年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一方面体现在非遗本身就是权威话语认定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体验而不断增强的文化欣赏力和感染力,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在体验经济时代,非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应该突破单一的博物馆模式或者表演模式,而应该注重游客的参与性、趣味性,让游客和非遗文化展开对话,亲昵互动,加深旅游的体验感,增强文化的认知度。

针对区域的非遗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提炼旅游文化体验主题,争取做到“人无我有”,突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文化特色。而主题的筛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做:首先在调研基础上建立数据库,了解游客体验需求;其次通过网络融媒体平台宣传非遗文化,增加游客的兴趣;最后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寻求特色文化体验主题。由于非遗文化项目布局散落,可以打造非遗民俗风情主题公园,以自然风景区为背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等,同时设计游客的体验环节。对于传统手工艺如曲阳石雕和白洋淀芦苇画,可以设立非遗传承人表演馆、游客体验馆等,让旅游者近距离欣赏非遗文化,同时也可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

(五)全媒体传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政府部门、旅游开发商和民间相关组织,应借势借机,利用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加强宣传,将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有机融合,一起推介到国内外。同时利用互联网和融媒体平台,加强非遗的数字化建设,通过资料整合,提升非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政府可以利用节日庆典为契机,多方位宣传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也可以鼓励非遗文化传承人参加文化和旅游的展览会,推广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承载着文化的精品特质,因此,非遗的旅游开发要走精品化路线,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在产品的设计方面,要体现文化创意,在产品质量方面,要有所保证,不能让非遗文化为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掉价”。精品的非遗文化衍生品,有助于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口碑,从而使得游客变为绝佳的宣传媒体。总之,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加强推介力度,弘扬中华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文化旅游的发展。

(六)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首先,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小学设置非遗文化课程,大中专院校举办非遗讲座,培养年轻人的非遗意识和传承意识。其次,传承人是非遗文化保护的主体,提高传承人的待遇,完善传承人资料库,壮大传承人队伍。最后,加大表彰力度,提升传承人的名气,更好地提升其传承能力。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两者的有机融合非常必要。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中国非遗文化,更能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80-83.

[2] 孙九霞. 旅游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J]. 旅游学刊, 2010,25(5): 10-11.

[3] 尹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3):101-106.

作者简介:杨国藏(1987- ),女,汉族,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旅游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