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姿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以数据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研究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整体上来说,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结果比较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方式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对其生活质量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238-01
引言: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也在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有效护理干预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主,忽视患者主观体验,因此在疾病治疗上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有关问题得不到改善。基于此,本研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下文尝试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以数据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实施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以数据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研究组患者包括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42.55±8.25)岁;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43.22±6.45)岁。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在研究中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引导患者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疾病特点和发病原理、康复训练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知情权[1]。
1.2.2心理护理
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腰间盘突出的患者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治疗,患者病程较长,加上疾病疼痛和不便等因素,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会影响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和疾病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及时沟通,例举治疗效果好的病例,为患者建立信心,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2]。
1.2.3康复训练
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集中为床上运动,包括的常用训练方式有飞燕点水式背伸肌、五点式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进行脊柱前屈、侧屈、背屈、旋转等运动,依据患者的病情要循序渐进增加康复训练强度,且做康复运动的时候动作要适中,避免患者拉伤。指导患者下蹲的时候,要尽量缓慢[3],站立时双手自然垂直,然后缓慢下移,再还原直立。监督患者坚持康复训练,每天时间大致为30min,15d作为一个治疗周期。
2 结果
整体上来说,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结果比较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考表1。
3 讨论
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以数据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研究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结果比较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将康复护理方式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对其生活质量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張文娜,张彩虹,郝聪等.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生活 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2):1189-1191.
[2] 周娟,张继军.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生活质量的影响[J].饮 食保健,2018,5(19):2124-2125.
[3] 薛明琴,王慧丽.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2015,19(02):214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