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2019-10-21 08:31刘香杰王海鑫李卓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ICU患者营养支持观察

刘香杰 王海鑫 李卓

【摘  要】目的:探究ICU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ICU患者,分为两组,43例给予常规干预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营养支持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清白蛋白与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呕吐2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率为9.3%;对照组出现呕吐6例,腹胀5例,不良反应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身体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ICU患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38-02

在临床上营养支持逐渐成为治疗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营养支持技能逐渐成熟,针对ICU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促使患者及时补充营养,促使患者日常机体代谢。由于ICU患者病情比较危重,身体虚脱,且免疫力较低,由于受到事故与创伤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机体代谢分解比较快,通过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促使ICU患者身体快速恢复代谢,显著改善体征,并且促使免疫力的提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1]。同时,ICU患者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进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需求,改善机体代谢[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ICU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ICU患者,均在2018.01-2019.01时间段入选。分为两组,43例给予常规干预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营养支持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16例,年龄跨度为23-78岁,平均为(51.2±2.6)岁。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15例,年龄跨度为24-79岁,平均为(51.9±2.7)岁。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应用在实验组中,具体如下:

(1)营养状态评估

在患者进入ICU的时候需要给予营养风险评分,针对患者合理制定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患者在连续治疗7-28天之后,情况显著好转可以转送到普通病房。

(2)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在给予营养支持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由于每个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情况存在差异,并且胃肠功能恢复预期也存在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营养液与营养支持途径。营养支持途径包括胃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两者结合营养支持几种途径。胃肠外营养支持主要是选择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营养液,营养物质包括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输注指标情况为146.0kJ/kg左右,滴速为60滴/min,给予静脉滴注处理,每天输注量控制在3000ml左右。并在输注的时候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在胃肠内营养支持中,主要选择经鼻胃管输注,确保患者半卧位,起始输注速度控制为50mlh左右,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調整。为了有效的减少输注造成的胃肠道损伤,在输注的时候需要及时抽取胃液量进行监测,如果超过100ml需要降低输注速度。每天滴液6小时,夜间停止滴液。需要对患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观察,并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另外,需要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在患者进入ICU24-48小时内,如果没有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证,并且处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需要在48-72小时内进行营养支持。如果肠内营养支持治疗3天内无法达到目标量,需要及时补充肠外营养支持,如果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逐渐达到目标量之后可以停止肠外营养支持,逐渐改为全肠内营养支持。

(3)营养指标观察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之后需要对营养指标进行密切,在入住ICU当天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 血清白蛋白与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并定期记录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以便对营养支持效果进行了解。另外,还需要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白蛋白与淋巴细胞对比

见表1所示:

2.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出现呕吐2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率为9.3%;对照组出现呕吐6例,腹胀5例,不良反应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受到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治疗,患者的免疫力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进食,需要给予营养支持,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将营养支持应用在ICU患者治疗中,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3]。由于ICU患者身体状态较差,进食困难,机体无法获取所需要的营养,对身体的康复会造成一定影响。而营养支持主要是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或两者联合支持治疗,能够促使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且易吸收,可以及时补充患者需要的营养物质,促使患者身体机能的康复,显著提高免疫力,确保体内代谢的正常运用,其治疗效果较好[4-5]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中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身体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燕.营养支持护理对 ICU 患者的临床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7(02):189-190.

[2]    梅彬彬,沈梅芬,张贞,等.苏州市二级、三级医院 ICU 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08):533-535.

[3]    沈珏,赵擎宇,顾葆春,等.肿瘤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支持现状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01):152-155.

[4]    曾明民.早期不同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06):268-269.

[5]    吴松林,李渊,甘辞海. ICU重型脑颅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 2016,26(16):325-326.

猜你喜欢
ICU患者营养支持观察
影响ICU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ICU患者家属关爱中应用护理关怀的价值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影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