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红 顾庆蓝
【摘 要】本文以“地图的阅读”为例,进行了地理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将开放式教学融入地图教学,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以及教学思维的开放的有效实施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地理学科;地图阅读;开放式教学
初中地理《课标》指出:“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2011年版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地图的阅读”,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程标准内容有: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教材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了“学会阅读地图”、“选择适用的地图”两大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学会使用地图。[2]
我校地处城市边缘区域,学生中外地学生数量比例大,七年级学生中还有是刚刚来到无锡读初中的,很多学生的生活范围主要集中在学校所在的西漳地区附近,对西漳以外的周边地区以及整个无锡地区不是很熟悉,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去了解无锡认识无锡熟悉无锡,以开放式教学的方式设计和教学“地图的阅读”,这既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基于对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与思考,基于对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实际出发,对这一节“地图的阅读”内容的梳理过程中,如何不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呢?笔者以“地图的阅读”为例,思考并实践了关于“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从书本拓展到情境
现在的初中学校教育,基于应试教育和学生安全考虑,地理教学更多地局限在书本当中,教材“地图的阅读”中使用的教学地图“北京地图”“台湾地图”代表性强,适应面广,适用于全国各地所有初中地理的教学,适合于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不足之处在于针对性不强,远离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的开放,从书本知识拓展到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地图,学好了地图,地理也就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对以后的生活生产也会有很多帮助,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好奇但也有一定学习难度,特别是在学了难度比较大的地球的自转公转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成为该课设计的首要考虑。
“学会阅读地图”按照课标要求是要引导学生在对地图的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材选择了台湾岛地图作为教学用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科书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有针对性的拓展生活化、乡土化的地理素材等,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积极性,笔者为此设计了课堂研讨学生活动一:读“无锡市交通旅游图”,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无锡市西漳中学、市政府、鼋头渚、梅园、硕放国际机场。
(2)说出以上5个地方分别在无锡市的哪个方向?
(3)说出以上4个地方分别在无锡市西漳中学的哪个方位?
(4)从西漳中学到硕放国际机场有多远,你通过什么办法知道?
(5)如何把地图上的方向对应到现实生活中,不至于迷路?
(6)你是如何快速找到这些地方的?怎样判断方向的?
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学习热情高涨,在自己熟悉的无锡市交通旅游图上,
找自己熟悉的学校,找自己熟悉的地名,找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每个同学积极参与,老师巡视指导,很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开放——从读图延伸到画图
通过阅读无锡市交通旅游图,学生很快总结出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也会去量算实际距离,可以说“一图在手,游遍无锡”。
学会读图后,有时候也需要我们会画图,如校园平面图、景区游览图等等,通过这些图能让学生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的说明地理信息,同时通过画图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地图三要素,也能更好地掌握阅读地图,为此笔者设计了学生活动二: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合作画出所在班级教室平面图。
教室平面图的绘制分以下三个步骤:
①如果要画一副教室平面图,要画些什么?怎么画?说一说绘制教室平面图的方法。学生们畅所欲言,基本都能说出画图的地图三要素,老师指导、补充、总结,明确设计图的基本要求:清晰完整,富有自己小组的設计理念,体现地图三要素,并写好解说词,最后分组展示自己组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
②画一画:明确了绘图方法要求,同学们合作分工,量距离,测方向,定比例尺,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绘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绘图活动大大激发了地图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③比一比:各小组展示作品,并阐述了自己小组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各小组作品可以说精彩纷呈,亮点迭出,基本都能达到绘图的基本要求。
从单纯的读图延伸到绘制地图,地理教学方式的开放,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地理知识,更多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以及学习地理对生活的帮助。
三、教学空间的开放——从课堂拓宽到课外
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空间有效开放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之一,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和补充。
现在初中阶段都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课外实践为主,每次的实践活动大都会布置写周记或作文,而大量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并没好好观察与学习,很多地理知识还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所以地理老师要珍惜这一难得的课外实践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去,选择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关联的地理内容,设计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做到活动有目的,活动有组织,活动有方法,活动有成果。
结合初中学生实际,笔者设计了学生活动三:设计(秋游)尚湖游览路线图。
活动设计要求:①设计自己小组的游览路线;②画出游览路线图,要求确定各景点的位置、方向;③地理课上展示、交流。秋游结束后,同学们展示的游览路线图,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无限创意,无限创作能力,如初一(11)班的张同学设计的游览图,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位置、方向、距离等基本与实际相一致,图例标注正确、清晰,同学们说学了地图,再看景区游览图大概能看懂点了,玩的地方也多了。
地理教学空间的开放,从课堂到课外,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学生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真正做到了“一图在手,游遍中国;一图在手,游遍世界”。
四、教学思维的开放——从定论发散到创新
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开放,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原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只是读读书本上的原句,生搬硬套的多。在教学中运用无锡市地图,让学生身处熟悉的但又比较陌生的生活环境,创设乐于探究主动求知的情境中,学生思维更活跃,想法也越多。如活动一中要求学生找出无锡市西漳中学、市政府、鼋头渚、梅园、硕放国际机场等地方时,你是如何快速找到这些地方的?有同学说这些地方好找,只要看下面的图例就知道,看似簡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读图的方法之一:读图先读图例。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得出来的结论,终身受益,比老师讲千万遍效果要好很多。
初中地理中,读图画图等地理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思维的形成。注重学生生活的活动设计,使得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在思维的碰撞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开放式地理课程是地理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笔者希望更多的人去研究开放性地理课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开放性地理课程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雪,张青,姜月.核心素养下地理开放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及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