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摘 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白血病患者中对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2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1例,提供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1例,提供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PICC置管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有1例导管脱落(2.44%)、0例感染(0.00%)、0例皮肤过敏(0.00%)、1例静脉炎(2.44%),其并发症发生率是4.88%,对照组有3例导管脱落(7.32%)、3例感染(7.32%)、1例皮肤过敏(2.44%)、4例静脉炎(9.76%),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6.83%,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所以可以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白血病;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72-01
PICC置管兼具安全可靠以及固定简单的多重应用优势,所以在治疗肿瘤与白血病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患者缺乏对PICC置管的認识,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还需进行护理干预。本文分析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白血病患者中对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2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1例)与实验组(41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44.2±7.3)岁,病程1.7-4.6年,平均病程(3.0±1.1)年;实验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6-69岁,平均(45.6±7.8)岁,病程1.9-4.8年,平均病程(3.2±1.0)年。纳入标准:①均为白血病患者,且需接受静脉化疗治疗;②全部患者均具有自行表达能力;③均在知情本次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意识丧失;②休克;③静脉炎病史。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与病程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可以分组进行研究。
1.2方法
需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准备所需用品等。
需为实验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进行穿刺准备:每日实施PICC 置管前均对病房进行1h紫外线消毒,使用肥皂水清洗待穿刺部位皮肤,清洗面积不应小于25 cm×25 cm,以清洗两次为宜;让患者在置管操作前2h饮用1500 ml水,若是患者不能饮水,可静脉输液;落实六步洗手法,对手部菌群进行监测;准备PICC 治疗车,由专人管理(清洗、转接等);(2)实施置管护理:一是选择置管位置,置管位置优选贵要静脉,据实际情况还可选择颈外静脉、肘正中静脉;二是落实无菌操作:包括穿无菌隔离衣、覆盖穿刺部位以外其他身体部位、戴一次性圆帽等;三是用四面粘胶法固定穿刺部位导管;(3)提供预防护理:针对反复穿刺送管或是血液高凝者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实施皮下注射护理,一日一次,需连续注射14d;安排专人每日评估置管情况。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指标为PICC置管并发症,包括导管脱落、感染、皮肤过敏、静脉炎[1]。
1.4统计学方法
需借助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PICC置管并发症的数据表示方法均为n/%,需行x2检验,P<0.05代表有对比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有1例导管脱落、0例感染、0例皮肤过敏、1例静脉炎,其并发症发生率是4.88%,对照组有3例导管脱落、3例感染、1例皮肤过敏、4例静脉炎,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6.83%,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大多具有血液高凝特点,所以当为其实施PICC置管后,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黏附分子增多,从而增加促凝物质释放量,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另外一些研究指出[2],PICC置管并发症源自医护人员、宿主与皮肤,其中医护人员方面主要体现在无菌操作不当、穿刺次数过多、置管位置不合适等;宿主因素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与静脉导管感染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所以当白血病患者体内白细胞逐渐减少且免疫力下降后,其凝血机制不强,所以易出现细菌感染与静脉炎等置管性并发症;皮肤来源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消毒不彻底,导致致病微生物进入静脉导管管腔[3]。因此,可从这三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
本次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相较而言,集束化护理更有助于预防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实施PICC置管并进行集束化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P<0.05。分析原因:集束化护理综合考虑了诱发PICC置管并发症的三项因素,所以可以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4],针对三项高危因素展开护理,从而能够达到无菌操作标准,提高置管质量,起到预防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白血病患者接受PICC置管的过程中,可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所以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丽晶.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248.
[2] 杨佳,王梅林,许红梅,等.集束化护理对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8,4(02):103-109.
[3] 王任姣,赵永兰.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病案,2016,17(12):86-88.
[4] 白昊,张俏,张鸿雁.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