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梅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方法:在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溶栓护理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性护理,溶栓护理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流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溶栓护理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溶栓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静脉溶栓流程护理干预时,可以有效速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最大限度的避免在院内出现时间延误的现象,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与预后。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29-01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青海省地处于高原,高寒缺氧、饮食结构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该疾病若是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1]。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因其冠状动脉会出现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等症状,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坏死。该病的发病较快,疾病进展过程也很迅速,而静脉溶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治疗方式[2]。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溶栓护理组各16例。溶栓护理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0-81岁,平均年龄为(67.54±4.09)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2-80岁,平均年龄为(66.28±4.74)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额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纯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遵照院内的相关流程施行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尽量优化院内的各项制度。溶栓护理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流程护理干预,可分为:(1)在院内成立静脉溶栓治疗小组,并在院内施行完善的救治流程。对疑似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诊和挂号以及CT等流程进行优化,保障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问诊。(2)患者在院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对患者在各个流程上所花费的时间进行监控。对流程中所耗时间过长的项目进行分析,根据各个时间节点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后予以改善措施。(3)护理人员同时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预检护士的业务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心肌梗死患者分诊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溶栓护理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溶栓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相关研究显示[3],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由于该病进展快、病情严重等方面的特点,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让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在该病的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保障患者可以在入院后第一时间内得到溶栓治疗[4]。而在院内实行溶栓流程护理干预时,可以有效优化入院后的各项检查流程。从而可以避免在入院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救治时间被延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非常有利。
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我院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与施行静脉溶栓流程护理干预溶栓护理组患者相比。溶栓护理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入院-溶栓时间,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显示,溶栓护理组患者可以更早的接受治疗,对与患者的疾病控制非常有利,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并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溶栓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溶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对医院正面形象的树立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静脉溶栓流程护理干预时,可以有效速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最大限度的避免在院内出现时间延误的现象,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与质量。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岳红,柳宏伟,杨洁,等.缩短时间窗减少急性心梗死溶栓的院内延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v.18(5):73-76.
[2] 徐立,王群,张笑平,等.急性心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257-260.
[3] 佚名.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應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v.22;No.543(27):66-67.
[4] 许盈盈,叶励超,蔡乾坤.缩短院内延迟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死患者MRS、NIHSS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9(3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