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听力损失新生儿的早期护理干预

2019-10-21 07:15白丽波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新生儿

白丽波

【摘 要】目的:探讨听力障碍新生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的存在听力损失的新生儿100例。除了对新生儿的原发病给以积极治疗外,对此类新生儿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维持三个月,分析探讨合并听力损失新生儿在治疗后听力好转情况。结果:100例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三个月后复查,听力恢复及受损程度下降的有88人,听力好转率达到88.00%,其余有3例单侧听力受损,9例双侧听力受损,9例双侧听力障碍新生儿中有6例是胆红素脑病引起。结论:对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听力好转恢复率。

【关键词】听力损失;新生儿;早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18-01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一种新生儿临床疾病,导致听力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高危因素有黄疸、病毒感染、早产、先天遗传、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等,新生儿听力障碍分为三种类型(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1]。听力障碍新生儿大脑无法获得有效声音刺激、最终导致无法完成语言学习,严重影响儿童认知、语言和情感的发育[2]。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院对部分高危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筛查发现高危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的比率很高,并对初筛为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进行了早期干预治疗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合并听力损失新生儿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存在原发疾病:胆红素脑病24例、早产儿16例、新生儿肺炎14例、高胆红素血症1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2例、其他22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合并听力损失新生儿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1)药物干预:在治疗新生儿原发病药物的基础上,将脑活素、胞二磷胆碱(促进脑康复)等药物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综合干预:专职护士每日在新生儿觉醒期,对其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主要包括:视觉训练:在距患儿双眼15-20cm处,缓慢移动红色小球,持续 2-3min。听觉训练:采用林氏六音法逐步提高患儿对声音的察知、注意、定位、记忆、识别、选择和反馈。触觉训练:按摩、抚摸以及变化婴儿的姿势,屈曲患儿的肢体等。前庭运动刺激:抱起患儿然后轻轻摇晃,摇晃4-6次[2]。(3)健康教育指导:患儿住院期间,每周二、四、六是家长探视时间,利用探视时间组织家长观看录像,录像内容主要是如何抚触新生儿、如何帮助新生儿游泳等;每周四下午由专职护士为家长示范早期护理训练方式。(4)出院指导:患儿居住环境要求、建立音乐环境、语言刺激训练、纠正家长错误训练动作等,告知家长出院后定期复查。

1.3 评价指标 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3]对治疗3个月后的听力障碍患儿进行听力检查,小儿听力等级评定表将听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轻度(听力损失程度为26-40dBHL)、中度(听力损失程度为41-60dBHL)、重度(听力损失程度为61-80dBHL)、极重度(听力损失程度为≧81dBHL)。任何一耳的V波反应阈大于65dBHL,即为ABR异常,V波反应阈小于65dB表明听力障碍患儿听力受损基本恢復正常。

2 结果

100例合并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经过三个月的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有88例听力受损大致恢复正常,听力好转率达到88.00%,其余有9例为双侧听力受损、3例为单侧听力受损,在9例双侧听力受损新生儿中,有6例是由黄疸疾病(胆红素脑病)引起。

3 讨论

听力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由听觉系统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异常引起。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的6-12个月,听力受损的新生儿如果未及时诊断治疗,大脑缺少有效声音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患儿的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影响,给家庭也带来沉重负担[4]。所以听力障碍的早期检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

临床上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方法主要有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BR),具有无创、准确、客观和快速的优点,治疗主要是护理干预及佩戴助听器、人造耳蜗植入术等。针对存在听力受损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第一步就是要查明病因,随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干预[5]。第二步是对新生儿进行药物干预和综合干预,药物干预主要是指给患儿使用促进脑康复的药物(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复合VB等),综合干预则是针对患儿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运动进行训练,注重对患儿前庭的刺激,更注重对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指导[6]。2015年以来,我院在治疗听力障碍新生儿原发病基础上,采用适合于新生儿脑病治疗的早期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复查,听力受损大致恢复正常的有88例,听力受损好转率达到88.00%。

综上所述,对听力障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切实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听力障碍新生儿做好早期护理干预,科学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听力受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宁.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发育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2325-2328.

[2] 张启富,吴小平,陈在娟,等.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伴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7,39(4):530-531.

[3] 赵金晓,罗玲,史文迪.听力损失儿童倍频程CE-Chirp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相关性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2):83-85.

[4] 邢娜.如何利用游戏提高听障儿童语言能力[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16(3):65-67.

[5] 徐志伟,赵鹏,杨旭,等.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听力及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1):20-23.

[6] 温玉琴.研究发现可治疗听力受损的药物组合[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7,33(1):22-22.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不同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研究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