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

2019-10-21 07:18黄莹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关注的重点。我们要围绕两个根本问题进行探索,一个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个是怎样培养人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的大量课程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就业困难,他们的技能下降等等问题的大量出现。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也是非常明显,我们应该对这两个问题重视起来。本文从现行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现状、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进行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现行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

我国的现行艺术设计课程的培养体制是三段式体制。三段式是指公共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中还分别包括各自的课程体系。本文主要探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这样的划分使得专业基础课程于专业实践课程的划分过于清楚,割裂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学习这样的课程容易出现知识的断层,衔接不上实践。目前的课程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学科課程

我们最常见的课程形式就是学科课程,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并积累了很多认知经验,进而把它知识化。这些理论就可以方便后面的学习者不用通过实践就可以掌握知识。而学科课程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学习的一种课程方式。学科课程能够为学生们快速建立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但我们也应看到学科课程忽略了实践对于知识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仅仅去追求最后的结论,而对追求结论的过程视而不见的化,将是教育的一大悲哀。我们想要培养的是探索和应用的能力,要去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

(二)工作任务型课程

工作任务型课程的核心观念是课程的设计应该由工作任务的制定者也就是企业来进行,而不是由能力的提供者也就是学校里的老师来进行。工作任务型课程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组合,组合成一个个分散的任务工程中。通过做每一个任务,来是学生达到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这种课程方式强调了依据工作内容来进行学习的计划和设定。他把每个工作能力的要求具体化分摊到不同的任务中。工作任务型课程它着眼于模块化的培训针对不同的岗位。这种学习方法极大的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使技能的传达更轻松愉快。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着重于对任务的学习,它的偏重太过明显。它不利于学生对这个专业的整体把握和对一些通识教育,学习的定位,范围,职业能力额提升的整合。

二、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

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综合型的设计人才,不只包括基本功,还有面对实际工作的灵活应变,培养的是能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便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社会需要,使得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我们要怎样保持对社会需要的不断更新、定位?市场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艺术设计的市场的特点,来去思考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综合性。艺术设计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特点的学科。市场对学生的要求是具有能够将艺术,技术,功能都够很好结合起来应用的能力。这一要求会使在教学过程中,既涉及到艺术领域又涉及到科学领域。有很多交叉学科也课程设置关注的重点。所以学生们应致力于被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拥有整体把控综合的思维能力。

(二)适应性。当今社会是多变的。流行的元素,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动,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尤其需要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因为他们是元素的创新缔造者。学生们要明白变化是绝对的。那在项目化改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很多多变的细节设计,鼓励学生们去发散思维,适应变化。

(三)专业知识。知识加能力才是市场最需要的人才。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它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的项目化改革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充分的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项目化的概念及其优势

课程项目化是围绕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出很多具体的培训技能的项目的课程设计方式。设计项目是通过对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定位后来进行的。项目化课程的核心是紧紧联系现实企业中的生产、服务、管理、过程和工作内容。课程项目化实施教学和考核是本着项目组织原则进行的。项目化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设计出满足岗位要求的工作项目或者工作任务,同时将各个项目课程模块衔接起来,培养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和社会需要人才的课程体系。

与现行的工作任务型课程相比,课程项目化改革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并且复杂的工程。因为项目化改革前期是需要进行行业调研,然后根据收集处理的信息来确定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这之后还需要将培养的目标分解成为职业能力,分解后的不同职业能力要被设计进课程内容中,通过组织项目的方式去组织课程的设计。而工作任务型课程在某些方面将它过于注重于任务的完成,它培养的人才更偏向于熟练,而对职业素养,构思,创意等方面的关注过少。项目化改革中的项目与工作任务课程中的任务是不相同的。项目的设计是一种螺旋式的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课程方式之间有一些联系,但其本质是不相同的。

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案

项目化教学改革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项目化课程内容及其体系的改革

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时我们首先应该将现有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及其对应的能力培养罗列出来。然后去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市场对艺术设计性人才的需求。在做好基础步骤之后,高校的老师,教授要根据这些信息去思考项目的制定。在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徐徐渐进的过程,能力不是一下子就全都有的,要由简入繁的逻辑。比如说室内设计这个大项目。在决定了某一个学期是要完成这个项目,那么在这个大项目中,还要把具体的小项目分出来。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明晰项目完成的步骤。学生在完成这些小项目之后,这个大项目也就被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将会得到锻炼。那么对于项目化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项目设计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更改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经过反复的商讨,实验来检验其是否能够达到培养目标。

(二)项目化改革所需要的师资及学校设施的改革

项目化改革对于艺术设计类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只要求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来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它还需要教师有对项目设计的能力,以及项目进行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项目化改革需要跟多的校企双方的探讨交流,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项目。还要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比如说行业制定的用人标准,行业规范,行业的场地来打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充分的感受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对于学校教师团队的组建其人才的选拔標准应该被更新,也要引入部分兼职的企业中的教师。这样就能够既有专业化的培养,又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力量的注入。对于实训地点的建立也应该多元化,除了学校内的实训基地之外,在企业中我们也可以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实训基地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们提高知识,能力,素养。同时在项目化改革中也可以建立顶岗实习的模式。真正让学生们成为员工,将角色的转换达到极致。对于顶岗实习也要设置相应的督促考核机制,比如说顶岗作品,顶岗答辩。让学生们在体验之后有感受,让感受变成成长,最后成为受用终生的能力。

(三)项目化改革中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体系是终结性的评价体系。通过考试,老师给学生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直接代表了对学生这门课程表现的一个评价。而在新的发展要求下,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仅凭这一方面就给学生定性了。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立体的评价体系,从两个方面,一个是终结性的还应该保留,另一个是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是一种跟踪评价体系。评价人员可以是学生,老师,设计型企业方面的专家,所服务的客户等等。这个评价应该是针对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努力,认真,成果综合评价考虑的。用不同的方式来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成长,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得到一个结果这个事情就算结束了。

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人才,高校对于艺术课程项目化的改革应该加以重视和探索。力求将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市场需要的人才。让他们能够紧随时代要求,拥有更好的适应真实工作的能力。这个探索将是一个变革性的过程,它需要教育部方面的重视,高校老师的意识转变。也需要相关学者进行积极的探索实验。通过项目化改革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是教学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让学生们能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也同时相信并希望这种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的教学模式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带来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庆华、李姝,综合性艺术院校动画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改革建设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19.6

[2] 王淼、张志明,浅析“互联网+”数字艺术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科技风,2019.31

[3]高喆,学院的价值——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艺术教育,2018.1

作者简介:

黄莹(1984.1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动画。

课题:本文系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高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用”教学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486,项目主持人:苏亚飞)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