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香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一般能够自主或借助一些工具书完成较为困难的阅读。而进入初中乃至今后阶段的学习时,阅读难度还会进一步提升,所以并不能掉以轻心,此时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做好巩固提升,鼓励学生永攀高峰。本文即从主动探究、读写结合与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部分教师认为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保证实现较为顺畅的阅读过程了,所以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有所下降。虽然教师不会直接向学生说明这种想法,但学生也会从教学活动中得到一个信号,即自己的阅读能力已经足够了,不再需要着力提升了。问题是,这时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应付的都是小学难度水平的课文或文章书籍,一旦遇到难度更高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读不下去,这与他们接收到的信号是不一样的,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败感,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对教师的信任。所以,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非但不能放松,还要适当加大力度,在提升其閱读能力的同时也为其建立起对学习的客观认识。
一、通过主动探究进行开放阅读
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比较弱的时候,阅读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一些技巧,并不特别强调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深入或多角度理解,有时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内容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的。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就不太合适了,而且随着年龄渐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渴望能够有自己的认识或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放开限制,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阅读对象的深意,创造一个更为开放的阅读空间,不用强求学生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宇宙生命之谜》,这是一篇科普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宇宙中还有很多事情是人类所不了解的,从内容指向上来说,课文也没有给出什么“标准解答”。因此,这篇课文的阅读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学生在阅读中无论想到了什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是从课文中生发出来的,都可以积极表达出来。只是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教师提醒大家注意写作手法,学习科学家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就可以了。
二、通过读写结合实现巩固提升
阅读能力的应用空间其实是很大的,不仅在于平时的读书看报。写作就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学生之所以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是因为在阅读中吸收了足够的营养,而且能够实现灵活有效的应用。而写作完成之后,学生也能够拿自己的作品与以往阅读过的内容进行对比,回头审视自己在阅读中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今后在阅读中还应更加注重哪些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达到两方面能力互相促进的效果。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与《宇宙生命之谜》、《竹节人》等课文在同一单元,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联想到这些课文的内容,有很大可能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完成这篇习作。在学生写好之后,教师不仅要认真批改,还要让学生再去读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尽快完成修改,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下次注意”。在重复阅读的时候,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批改有针对性地寻找自己的不足,非常直观地发现自己有哪些没有“读”出来的东西。
三、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难度
相对于数不尽的文学作品来说,教材中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教材在编纂时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适应全体学生的能力水平与成长需求,不可能难度太大。所以,如果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阅读难度,只是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于课外阅读。这时,课外阅读就不再只是学生自发的一项课外活动,而是带有更多的教学意义。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全程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比如推荐课外读物、跟进教学进度、及时解答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等。
仍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为例。在相应的阅读与习作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科学技术有很浓厚的兴趣,此时就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等。这类科幻作品相对来说阅读趣味比较足,学生比较容易读下去;而其构筑的较为宏大的背景和曲折的情节,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时常针对课外阅读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大家读到了哪里,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为学生进行解答。
总之,随着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虽然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提升,但阅读教学的难度不是变小了,而是增大了。所以,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提起足够的重视,从为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努力推动这一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汤海明.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54.
[2]陈发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8(2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