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摘 要: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方设法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能够使教学进行得更为顺畅。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自主性;提高
初中政治这门学科包括道德与法治两大部分,也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这些大道理很容易引起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反感,违背我们的教学初衷。那么,针对初中政治教学,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呢?
一、课前要预习,提前发放导学案
充分的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绝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仅用来要求教师,更同样适用于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前至少将教材浏览一遍,了解下节课要学习的大致内容,并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注,课堂上有侧重点地去听,会更有针对性。为此,我们要做到:首先,教会学生如何预习,传授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其次,提前准备好导学案,为学生提供预习方向;最后,课堂上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设计课前提问的环节,以此来督促学生按时预习,习惯成自然。
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科,但不作为主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是语数外的一半,部分省市还是开卷考试。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宜给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家庭作业也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完成,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又能趁热打铁。因此,导学案的设计不宜过于繁琐,每节课控制在32开一页纸的篇幅足以,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罗列出来,并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强度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并且具有挑战性,因为完成它不需要太长时间,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课堂做主人,充分凸显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只顾将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只有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之中。这要求我们做到:第一,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认识,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第二,教师尽量少讲,避免先入为主,束缚学生的思维;第三,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初中政治教学中有一些开放性的内容,学生是可以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自由发挥的,要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不必拘泥于所谓的標准答案。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例如,《新学校,新同学》这节课是起始课,学生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学校和同学,显得有些不适应。为此,我先是将学生带出课堂,为他们一一介绍学校的每个角落,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并融入这个美丽的大家庭。然后回到教室,我抛砖引玉地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并布置学生逐一介绍一下自己。在这样的一番互动中,学生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后要总结,学会画思维导图
教材中的每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结束每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进行及时地分析总结,才能站在整体的角度去发展和观照所有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宏观的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编者的意图。学习的目的从不是应付考试,而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都凝聚着编者的智慧和心血,课程设计也是循序渐进地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所以说,每当结束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带领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起初,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本章内容,用板书的形式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然后,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总结概括能力后,尝试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网状图,总结知识点,探讨有无遗漏。每一单元、每一册书学完后都这样做,以此类推。最后,向学生传递新鲜事物——思维导图,并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行不断的扩散。
例如,初二下学期期末,我布置学生对八年级下册书的内容进行总结。这册教材包括我们的各项权利等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比较适合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过这种总结方式,而且即将上初三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总结概括能力,所以这个任务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难事。果然,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出人意料的精彩:有的事无巨细,将细小的知识点都体现出来;有的发挥了自己的绘画优势,绘制得格外引人注目;还有的十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不要总是觉得他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替他们做,只要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学担负着传授知识、促进德育教育的重任,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才会有望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曾四清,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文理导航(中旬)》,2013(z2)
[2]刘成佳,浅谈初中政治教学,《魅力中国》,2019(41)
t-siz? ? 5 0?9 ?A> -font-kerning:1.0000pt;" >
对于思维导图展开复习,教师可以与学生加强合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如教师出示思维导图,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小组谈论后,每个小组指派一名成员上台对思维导图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再让其他小组对其讲解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发现学生没有复习到的内容,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学生会通过其他小组的点评和教师的总结,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研究历史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提取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添加关键词。这样可以让学生理清历史的发展程序,久而久之,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通过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需模式,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也会随之减少。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可以减少学生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带学生复习知识,对于抽象的知识,教师只需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快速理解,而且思维导图的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所以,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历史教师应熟练掌握该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晓娜.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辽宁教育,2012,(11),;12-34.
[2]杨文舟.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2015,(34);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