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锐钢
摘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人生的一大转折,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这种角色的转变,在客观上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将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研究小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目的是引起学校、家长以及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并且创造有利条件让小学生入学伊始就能尽快接受,融入和适应新环境,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列举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适应问题并提出指导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现状;策略建议
一、问题现状
(一)学习适应性现状分析
学习适应性主要是对小学一年级学新生从学习态度、独立性、毅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调查及观察中我们能够看出,大部分小学新生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部分學生学习态度较差,少部分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学习。从独立性来看,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独立性较弱。相应的,毅力也是解决学习适应性的难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变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
所谓社会适应性,更多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已经不同于过去靠写信沟通的年代了,在大数据时代或者说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小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频次非常高。所以,网络带给人们的除了信息的实时分享就是沟通的升华,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现在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策略建议
(一)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积极适应新的规章制度
1.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灵活施教
一年级的儿童肌肉水分多,容易疲劳,保持长时间的坐姿很困难,可以在上课期间适当穿插一些小活动,使他们可以得到放松;儿童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对间接经验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在一上课的前十几分钟来讲解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2.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在养成儿童良好习惯时一定注意:无论何种形式的语言要求或榜样示范,第一次提出时,一定要以正面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先入为主,明确标准。此外,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表扬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遵规守纪的学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可以受到表扬的,以此激发学生去积极模仿,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另外要注意“身教重于言谈”,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做好表率,为儿童提供潜移默化的影响。
3.培养儿童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对事物有着天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教师应对儿童的好奇给予积极的回应,引导儿童自己去寻找答案,去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同时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很强的专注力。教师和家长可以借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游戏,培养其特长,并借此来提高儿童的有意注意的时间。
(二)促进交往,建立积极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
1.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师除了要积极热情地关心儿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应实行多元评价,挖掘每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融洽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同伴关系的建立。
2.同伴关系的建立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交友指导,指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真诚相待,共同克服困难,共同进步,建立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要特别关心那些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参与到集体中,感受班集体的快乐和温暖,从而让学生能够逐渐的自主的融入班级,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归属感。
3.亲子新关系的建立
有些家长在儿童进入小学后,对孩子的要求提高了,甚至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过高要求,超出儿童的理解和能力。对此,学校可开设家长培训班,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给家长必要的知识和指导,促进亲子关系的更加融洽和亲近。
(三)培养归属感,融入班集体
1.组织班级活动,加深集体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尤其是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与班集体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共同克服困难,共同进步。组织多种班级竞赛活动,在各个班级的比赛活动中加强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树立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2.实施班级岗位责任制,发挥学生主动性
班级岗位责任制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履行责任能力,树立“爱岗敬业”主人翁意识的重要渠道。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对班集体的重要性,体验到履行责任时的自豪感,取得成绩时的班级荣誉感,逐渐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责任执行能力、深受同学信赖的班级领导班子,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团结互助,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整个班集体的素质。
总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一年级新生初入学的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情况,制定一些科学的教学措施来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儿童的入学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为儿童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
[2]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性问题浅谈[J].教育评论,2001(1).
[3]周明荣.小学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