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德育工作策略的探讨

2019-10-21 06:54廖文材
学生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初中生德育

廖文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极大的丰富起来,但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开始在校园弥漫,对初中生的道德水平造成了影响,部分学生因为一些小事而做出过激行为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這种情况下,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各种教育方法纷纷出现。本文即从德育工作普遍化、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塑造优秀班级文化三个方面,对初中生的德育工作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工作策略

造成初中生德育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很多初中生在平时会接触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各种信息纷至沓来,良莠不齐,有些内容为了搏人眼球,肆意编造耸人听闻的故事。而初中生社会经验较少,又处于比较敏感的青春期,极容易受到影响,对个人生活乃至社会运行产生错误的认识。与其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过关,不如说学生是在各种信息的灌输下,形成了一套错误的思维与行为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生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

一、德育应贯穿始终,无处无在

上文已经提到,包括学校及教师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基本的思路或做法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比如,部分教师仍然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甚至德育工作完全交给道德与法治课程即可。除此之外,只有在学生出现明显问题,比如爆发较大的同学冲突等情况时,才由教师介入。这种德育方式等于自行划定了一个圈子,圈子之外任由学生发展,其实根本无法起到及时干预的作用,反而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大。

例如,在某次班级值日过程中,学生A与学生B发生了小矛盾,彼此都认为值日任务分配不公平,对方有偷懒之嫌。如果不加阻止,这件小事可能最后会不了了之,但是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学生虽然嘴上不说,心理却存在同样的疑问,很可能成为今后更大冲突的导火索。所以,教师一旦发现了这一情况,必须重视起来,通过班干部会或全体班会的形式来重新审视值日任务,需要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到位,确不需要调整的也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掐断问题源头。

二、强化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初中生道德品质出现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经验少,这一点上文已有所提及。大部分初中生的生活内容是很单调的,学习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业余时间也很难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所以很多问题他们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只是想当然。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这一点并不是让教师把学生推向社会,班级管理其实就是一种简单化的社会参与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在班级管理中面对并解决各种问题,促使他们的心智逐渐成熟起来。

例如,教师应采取民主方式来选举班干部,不要受个人好恶影响去指定。如果学生选出的班干部学习成绩不佳、给教师留下的印象不好,教师也不要干涉。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公共事务应该公平公正,不能掺杂私人感情。每隔一段时间,要组织全体班会,由班干部述职,然后进行改选,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去。这种方式则会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号,班干部并不只是权力,还有责任与义务。每个人都要权责相对,都要有一颗为集体奉献的心。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塑造班级文化

正如上文所说,初中生的生活是比较单调无聊的,但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填充他们所剩不多的业余时间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如果用学习或作业来占用时间,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学生很可能会敷衍了事,想干什么还干什么。与此相比,与其让学生被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所包围,不如用积极向上的活动来占领这个阵地。生动有趣的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其实并不比电子游戏或胡编乱造的新闻更差。一些效果良好、能够传承下去的活动,还能成为班级的文化符号,发挥长期作用。

例如,很多初中生有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喜欢听流行音乐。这种爱好是管不住的,而且如果歌曲在价值观上没有问题,教师本来也不应该介入太多。所以,不如利用学生的这一普遍特征组织一次班级歌唱比赛,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在比赛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展示给大家,找到更多的同好者,增进彼此理解,有利于营造出更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如果比赛效果良好,还可以通过班级大会的方式定为班里的“保留节目”,逐渐成为班级的文化符号,用正常、正确的爱好来填满学生的时间与心灵。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受到普遍重视的当下,一方面要继续提升重视程度,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具体的策略方法,教师既要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自发的行为实现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调整与提升,这才是能产生根本效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晨.初中德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中国教师,2018(S2):191.

[2]李丽.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23):38.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初中生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