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筱萌
摘要:《陆犯焉识》是华文作家严歌苓所作的长篇小说,作为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严歌苓用其荡气回肠的经典爱情套路,书写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喻百转千回、历经风霜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情感救赎为线索,多维度演绎了爱情的坚韧力量。
关键词: 人性;爱情;时代;真实
在西北的大荒草漠上,有肆虐的大风、幽灵般的无尽长夜;有年复一年的吞噬性命的酷暑与寒潮,光看开头部分就有些许震惊,因为对于主人公陆焉识的服刑生活的几章描写似乎太过真实,那些微末的细节与感受都仿佛是作者亲身经历过似的。
即便知道作者严歌苓有一段军旅生活的经历,也还是由衷赞叹其丰富细腻的刻画与描写。陆焉识划地为牢,常常于枯寂中回溯繁华:不愁吃穿用度,享受着精英教育的日子;因通晓四国语言与外国友人倾心交谈的时刻;学成归来,意气风发地成为“陆教授”的那天……除了这些,他频繁回味的,还是妻子冯婉喻的那个眼神,含着媚,溶了笑。
就这样不动声色的惊鸿一瞥,照亮了他内心黑暗的岁月,成了一束不断要去追求的光亮。而在这之前,陆焉识就没怎么想过家中的妻子,正如他后来形容的:她是他寡味的开端,完美的归宿。
毋庸置疑,从小生活在上海大户人家的他作为留美博士回国,生活优渥,可他心中并无喜悦。作为留过美的知识分子,他一度奉自由为信仰,可生活中却处处是枷锁。令他“寡味”的其实也不仅仅是后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硬是塞给他当妻子的冯婉喻。这种包办婚姻令他厌烦,他觉得自己并不爱她,于是在出行时说出的“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这句话,蓦地击中了人们心底的柔软。
小说里的“我”,也就是陆焉识的孙女这样说:“……因此我祖父在大荒漠的监狱里,也比别的犯人平心静气,因为他对自由不足的日子比较过得惯。”
陆焉识说,经历一段生活的磨难倒让自己渐渐明白了对婉喻的爱。从中可以看出严歌苓在构建故事情节时,并没有将小说置于人性之外。而以一个虚构的“我”来讲述,并将各个时间段的情感表现进行了直白的叙述,倒像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这种接近情感现实的真实成为这部作品最杰出的地方。
“无论你在哪儿,我都能找得着你。”,婉喻对焉识是这样说的。她真的做到了,一封封的信往监狱里寄,“光是这样的一点一划,一撇一捺就已经是属于她的表白:触觉的、神色的、内心的。她写下这么多年来她的思念之苦,写下她对他未间断的诉说”。不光如此,她还从上海赶去探监。每次都化了淡妆,穿着素净的衣裳,有时还会带着用掉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买的螃蟹,并且仔仔细细挑出蟹肉給丈夫吃。虽独自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但她只字不提,只是笑。焉识痛恨自己对这份情谊的后知后觉,难道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才懂得自己曾经的爱吗。
他再也招架不住对亲人的思念,想着在有生之年怎么也要看上婉喻和孩子一眼。他竟然越狱了,利用多年在狱里察言观色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瞅准了一个机会不顾一切地成了一个逃犯。
逃出后,他迫不及待去看妻儿。心里满是焦灼的冲动,可作为一个被通缉的逃犯,他又怎能连累家人呢?混杂林乱的世界里,最多是那么远远地一望罢了。
“他坐在那里,面前一碗凉了的阳春面,汤面上漂的猪油珠子凝结在1月的冷空气里。”
心满意足了,他又回到监狱,这一切仿佛像是梦境。可梦却留痕,陆焉识出逃的行为毫无悬念地带来严重后果。于是,他给妻子寄去了最后一封信,里面装的是签好自己名字的离婚协议。婉喻不想签,但长子却极力反对,但是大儿子却极力反对,他怨恨父亲:“母亲也该为孩子们多想一点,在老头子被捉进去时就该跟他离婚!”最终,她还是签了字,落下的大把的泪水湿了手,弄糊了名字。
附在离婚协议书里回寄去的那张字条饱含深意:“身体保重好,将来看见的时候不至于不太敢认。”
陆焉识记着,后来终于盼到了重逢的日子。但待他归来,朝思暮想的妻子却再也认不出他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突然想起这两句诗,尽管朝代和作者皆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此刻所表达出的深意却如此惊人地贴合。
时隔二十年,斯人归来,皱纹里藏着荒漠的风霜。
她看看陆焉识,问女儿:“伊是啥人?”
焉识,焉识,焉能识之?
想象着陆焉识此刻的心境:震惊、苦涩、惆怅、悔恨,还是脑子里刹那间地空白,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焉识最终选择了沉默,义无反顾地陪婉喻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即便妻子最终都没能认出他来,他也甘之如饴。他觉得自己终究感受到了爱,有了爱的滋味便已然足够。
一本书从中午看到晚上,目光移至全书最后一字时,我大梦初醒似的,不禁发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慨。
这不是一个悲剧,我却再一次泪眼婆娑。
感谢在一个三月的艳阳天里遇到了严歌苓,遇到了陆焉识和冯婉喻,遇到了一份感天动地爱情的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