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绘事后素”理念得到了各学科教学的重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从整体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于“绘事后素”理念的完善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步骤来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就基于“绘事后素”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进而展开探讨,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事后素;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引言:
作为一个汉语词汇,绘事后素常被比喻为有良好的质地,才能锦上添花。它寄寓着仁先礼后的道理,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礼节仪式,素是指行礼的内心情操。在孔子看来,外表的礼节仪式需要与内心的情操形成统一。而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就是需要在这样的理念下实现教学的发展。
一、“绘事后素”概述
所谓“绘事后素”,最早源于孔子的《论语》。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而宋代朱熹给出了具体的意思:“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是以绘画来说明其具体需要在洁白的丝绸、锦帛等载体上进行。但总的来说,“绘事后素”指的是“绘事完了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总的来说,它是指无论人品、才华、容貌,都要坚持底色的纯净剔透,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其他的一切装扮才有意义。这与我们当前的教育事业相联系起来,就可以指出当下的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忘却“素”的境遇。通俗来讲,意思为当前教育形势下,尤其小学生往往在多种压力下来回穿梭,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学校中教师的要求,使得让小学生从小就面对着各种各样形式的教育活动中,社会性、精神性的压力源导致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学习的机器,毫无快乐可言[1]。在当今各种缺乏德育类项目下的辅导机构中,他们耳边最常听到的,就是要不断进步、要多才多艺、要赢在起跑线上、要在各种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等。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反而会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消磨殆尽。
二、基于“绘事后素”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一)语文课程“绘事后素”的总体思路
在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中,阅读素养成为了最重要的指标,并且提出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绘事后素”教学理念的基础上[2]。具体而言,就是以阅读素养的养成为核心,组织和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从而在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同时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八“故事长廊”为例,其中都是有趣丰富的故事,如《纪昌学射》《纪昌学射》《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和《渔夫的故事》等。在上这一单元的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阅读的环节,为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机会和舞台。比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朗读,先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弥补教学语言缺陷的同时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可以全班齐读,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小角色来分角色阅读,也可以男女分段朗读等,进一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同时在熟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技巧。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编故事大赛,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来构造故事,不仅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在无形中提高和深化了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而且也使“绘事后素”的理念实现了真正实践的过程。
(二)语文课程“绘事后素”的教学实践
在语文课程中的具体“绘事后素”教学,总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是基础部分——绘,把所有学生看作是绘画小白,零基础、零起点,然后使他们在绘本的基础上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绘本来增强个体经验和认知的积累和构建。比如通过《小阿力的大学校》绘本带领学生认识学校;通过《我是霸王龙》来教会学生怎样交朋友;通過《图书馆狮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吃书的狐狸》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等。其次是教学的外延———事。每天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感悟书中所蕴涵的人文素养。如组织学生进行晨读,让语文课代表带领大家进行诵读,例如,《声律启蒙》《弟子规》等。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产生共鸣,并不断深化认知。再者,整合——后。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取得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或者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提供整体平台。比如,建立亲子阅读打卡,让家长和孩子记录每天的阅读情况。或者建立亲情沟通时,记录家长与孩子共同交流的心得,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3]。最后,习惯——素。培养一定的道德认知很重要,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更重要,它是学生人格发展和品德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外在表达,积极为学生打造各项实践活动,如讲故事、表演、演讲等形式,让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具体的行动来实现,最终真正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修为德行,需要有纯净的底色和清晰的自我认知,这才是绘事后素提倡的基本理念。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将教学重点从成绩转到学生本人,注重学生最基本的品德素养和行为的养成,使他们在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的前提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青. 说“绘事后素”[N]. 深圳特区报,2018-11-15(B04).
[2]刘亚丽.漫谈“绘事后素”[J].东方艺术,2018(20):53-56.
[3]富海燕.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