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理应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当前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数学意识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三个维度,对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生活;合作;应用
究其本质,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数学客观、严谨的特性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而绝非以计算与解题作为终极目标。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将核心素养各要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一、立足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形成数学意识
所谓“数学意识”,是指一种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去看待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数学直觉。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意识,学生才会有意识地透过数学的表象,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出发去理解数学内部的数量与空间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立足现实生活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
以“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了探究与证明之后,我立足现实生活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台29英寸,也就是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认为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此看法不一。于是,我向学生解释道:“74厘米的电视机是指电视屏幕对角线的长度是74厘米,同时屏幕的边框遮盖了一部分,实际测量也会有一些误差。同学们,你能运用所学知识来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吗?”如此,通过立足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从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
二、转变观念,开展合作学习,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从根本上背离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更无从谈起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因此,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要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并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时,我先是与学生一同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两对只有一个角相等和只有一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并询问其是否全等。很显然,学生齐声说道:“不全等!”于是,我追问道:“那么三角形的角和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全等?”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通过动手操作来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合作探究。如此一来,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学以致用,指导应用实践,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学生学习数学最终是为了“应用”与“实践”,而绝非以应试作为终极目标。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内容之外,还应当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对全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其他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交换,进而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后,针对调查结果中涉及人数最多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提出杜绝或减少该浪费现象的措施。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生也可对本班同学的生日月份进行调查,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同时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你还能从统计表中得到哪些信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又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为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培养,教师就必须要勇于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对现成的数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媒介,通过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各要素落实的有效途径来将其纳人课堂教学目标,以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7(26):66-67.
[2]田龙梅.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7,4(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