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珠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hs-CRP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作为A组;同期相同人数健康体检儿童,作为B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hs-CRP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A组、B组比较体液免疫功能、hs-CRP、白介素-6 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检查结果,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实行体液免疫功能和hs-CRP、检查,可客观评判患儿的病情,为制定患儿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hs-CRP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02
支原体肺炎,也可以叫作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为支原体MP感染所致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样改变,占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0%左右,一般常见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表现。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联系[1]。故此,本文将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评价采用体液免疫功能检查、hs-CRP检查的价值。
1 资料情况、处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分析 分别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健康体检儿童,分为作为A组、B组。A组通过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所有受检者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近14d内使用免疫调节剂/激素治疗者、意识障碍者排除。A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2例、68例;年龄为4~9岁,中位年龄为(6.5±2.4)岁;病程为3~5d,中位病程为(4.2±0.4)d。B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0例、70例;年龄为4~8岁,中位年龄为(6.2±2.2)岁;病程为3~6d,中位病程为(4.5±0.5)d。A组和B组的上述数据相对比差异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取两组受检者3ml空腹静脉血,置于干燥管中离心处理,以每分钟2000r的速度,离心处理5min。血清取出后,将标本置于-30°C冰箱中保存。选择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两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实行测定,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受检者IL-6、TNF-α。
1.3 观察内容 对比两组受检者体液免疫功能、hs-CRP、IL-6、TNF-α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A组和B组受检者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两组体液免疫功能、hs-CRP、IL-6、TNF-α测定情况的对比,均使用代表,运用t检验分析、处理。组间数据对比为:P>0.05,表示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为:P<0.05,能判断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B组体液免疫功能检查结果对比情况的分析 A组IgA明显低于B组,而A组IgG、IgM显著高于B组,组间比较有对比差异,P<0.05,如表1。
2.2 A组、B组hs-CRP、IL-6、TNF-α检测结果对比情况的分析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为临床方面常见的疾病之一,呼吸道中如果存在肺炎支原体,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表面均会受到影响,這时蛋白酶、过氧化氢、氨等释放,则会构成黏膜上皮损坏[3]。而黏膜受损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直接关联,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体内会产生IgA、IgG、IgM。血清hs-CRP为典型反应蛋白,健康人群血清中的hs-CRP浓度在8.2mg/L以内,如果感染支原体肺炎,必然会对细胞构成影响,hs-CRP水平增高,并通过IL-6于肝脏传递信息,因此可将hs-CRP升高作为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指标。与此同时,健康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IgA水平较低,B细胞受刺激后会分泌出大量的IgG、IgM,所以IgG及IgM的水平会增高[4]。说明,实行液体免疫功能检查,有助于明确患儿免疫功能情况,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IL-6、TNF-α,均为炎症因子,能促进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分泌,故此两者的水平较健康儿童高。
总之,实行体液免疫功能、hs-CRP检验与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利于客观评判患儿的病情,为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任艳玲,刘丽霞.hs-CRP联合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8):54-55.
杨喜顺,陈金强,刘启乐,等.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2-14.
周华,袁园春,汪彩虹.hs-CRP与免疫功能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意义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4989-4990.
王晓红.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