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江 闫涛
微课,是一种重视碎片化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融合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材料,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和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因此,将微课与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能够获得双赢的效果。接下来,本文就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展开探究。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符号,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文化知识,是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世界观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发挥英语的力量,展示英语的风采。但是,目前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教师认识不深刻、微课使用不恰当等,亟待教师解决。因此,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展开了微课教学的应用探索。
1. 融合生活——丰富学生学习素材
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可以融合学生的生活,将生活元素注入微课课堂中,增添教学的活力。生活,是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平台。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生活的指导作用,不仅没能丰富学生学习的素材,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疑惑,值得教师警醒。
例如,在学习“Sandstorms in Asia”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沙尘暴的危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在教学中利用麦克风、黑板、数码相机、粉笔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录制了五分钟的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为沙尘暴的危害及与沙尘暴相关的知识的英语表达,同时还穿插了笔者的标注的解读,旨在丰富学生的认知。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都被视频中的内容所吸引,认识到了自然灾害的威力,体会到了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获得了微课学习的乐趣,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拥有了大量的学习素材,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笔者通过融合生活元素对学生展开微课教学,打开了英语教学的新局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素材。
2. 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这就需要教师更加详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和设计,结合知识点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还要避免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脱离学生的实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在学习“Europe”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欧洲的相关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笔者先组织学生抓阄确定了各自所代表的欧洲国家,又带领学生制作了不同国家的帽子戴在头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来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欧洲国家,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学生表述的时候,笔者用手机将学生的表现录制下来,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英语运用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其中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所代表的英国,不仅讲述了英国的政治体制,还绘制了英国的人文风情,表达了自己的热爱,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3. 学生实践——培育学生操作技能
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不应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使学生事事依靠教师来解决,而是要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近距离地感受和触碰,把握知识的要点,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认知,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The Violence of Nature”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自然的暴力,意识到保护自然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在教学中先为学生播放了洪灾、泥石流、台风等灾害的微课视频,接着组织学生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创作,让学生结合微课,深刻了解自然的暴力。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都被视频中的内容所震撼,明白了大自然虽是无私的,但是不懂珍惜她的人,一样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我们要想走得更长远,就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生明确了写作主题后,便圍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创作,立足身边小事,分享了自己对保护自然的想法,提升了英语应用的水平。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培育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总之,本文围绕生活、情景、实践进行了微课应用的探索,获取了微课的力量,补益了教师的日常教学,使英语由黑白色变为了五彩色。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