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早已经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中职英语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需要讲究策略的,有了教学策略之后还要考虑策略的优化。这是因为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既需要关注技术的直接应用,也需要关注信息技术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英语作为中职生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中职英语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又需要有明确的职业教育的指向,因此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更有其特殊性,需要不断地研究、更新与优化。明确英语学习的主题,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在学生建构英语知识过程中有需要的时候,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帮助,是信息技术应用设备优化的根本思路。本文就此话题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需要明確的一点是:考虑到本文所阐述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优化,因此在下面的阐述当中,所描述的问题可能会多一些,但是瑕不掩瑜,并不是说明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就一无是处。
1. 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不足
当前,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策略的认识往往是:中职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思维过程和实质、单词语法的形成与发展形象地演示出来,使学生在直观认知的条件下,加快了对深奥抽象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目前教育界普遍推广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必然导致这么良好的结果,相反,很多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错误运用或者是滥用(当然未必是有意识的),反而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根据笔者的教学观察,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问题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形:
第一,信息技术策略应用中的主题不清。可以肯定的一个观点是,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只是起着辅助手段,其辅助的对象是学生,辅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而,当信息技术引入中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不能冲淡英语教学这个主题。而在课堂上,我们恰恰见到的是相反的情况,很多时候,教师通过声、光、电去刺激学生,而学生也确实被刺激了。只不过这样的刺激,其实与学生的英语学习主题无关,因为学生在受到这样的刺激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所集中的对象不是英语学习内容,而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声、光、电。
第二,信息技术策略应用中的手段形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策略去辅助教学,还会出现教学手段的形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说在基础模块的教学中,有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There be这一句型,其借助于信息技术,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了这样一个动态画面:三只鸟儿分别衔着My name、is、Wang Ming飞到屏幕中央,组成一个句子,然后分别强调他们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再然后取出第二个和第三个类似的例子;最后教师讲解,说这就是There be的句型。这样的设计中,用鸟儿衔着单词飞入屏幕中央,存在这上面所说的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问题。同时更应当注意的是,这样的信息技术运用,实际上没有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实质,因而本质上是无效的。
第三,信息技术策略应用中的思路僵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带来的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景。那是一个反常的现象是,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到了课堂上,其发挥的功能似乎是一样的,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运用的策略上,可能存在着思路僵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要引起高度重视。
2. 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优化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需要注意到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优化问题:一方面,中职英语教师要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进而将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现代教学手段。综合一点说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英语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实训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优化的思路是:
其一,先确定教学主题,然后思考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每次上课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教学的主题,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主题是什么。上面所说的掌握There be这一句型,这就是本节课教学的主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这个主题的明确,可以采用传统的口头强调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即在明确这个主题的时候,用颜色和声音去刺激学生的注意,但是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一主题。
其二,先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面所提到的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为颜色、动作和声音所吸引,如果吸引学生的除了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学习主题指引下的具体学习内容,那这样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就是有效的。比如笔者对上面的设计进行了改进:首先用红颜色飞入My name,然后用蓝颜色飞入is,最后用黄颜色飞入Wang Ming。每次飞入的时候都伴随着一定的声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在观察这个动态画面的时候,就会因为颜色的不同,而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予以区别以及重视;通过与此类似的多个例子的呈现,学生自然会在具体的颜色、动作的刺激之下,认识句子的不同成分,掌握不同句子的共同特征,认识“主——系——表”的句子结构以及There be句型。
其三,跟踪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运用策略的动态发展。信息技术是在飞速发展,但是如果不跟踪学生的兴趣点,那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就无法有效契合,实际上放下流行的微信的诸多功能,就可以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问卷调查的功能可以转化为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完成与统计,一旦学生认识到这些功能,他们自身就会非常感兴趣,这些兴趣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就可以成为英语学习的动力。
3. 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优化贵在关注学生
说到底,对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优化,还是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提供什么样的支撑。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往往可以促进英语教师在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时候,产生更多的灵感。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优化,需要中职英语教师正确看待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地组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控制,提高教师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控制能力,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做好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才能真正做好现代中职英语教学工作。
总的来说,关注学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而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用得恰到好处。衡量是否恰到好处,其标准就是学生的具体学习结果,如果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之下,学生的听说读写变得更加便捷,学生在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英语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加工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更好地实现。如果能够实现这些目的,那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就一定是恰当的。
[1]郭雅婧.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的教学创新[J]. 校园英语, 2017(11):64-64.
[2]丁楠. 信息技术结合下的中职英语教学[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9):160-161.
[3]马越雁.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6).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