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华
“差异性”模式就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满足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边际需求配置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实现学习能力的最大化提升。听力是初中英语中的难点,不同英语素养和基础的学生在听力学习中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为确保每个学生的听力学习都能够获得进步与提升,教师需要结合他们的不同认知及诉求等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合理优化教学条件,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 “差异性”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听力是初中英语中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很多学生反映在听力学习中存在听不懂、听不清等问题,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他们的英语基础没有扎牢固、英语听力学习方法不到位。事实上,不同英语素养的人在听力学习中会存在明显的差異。作为听力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进而采用“差异性”模式来切实提升听力教学的整体质量,全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求。一方面,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差异性”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在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不同素养以及不同认知等,精准为他们匹配学习目标,确保他们都能够在目标引导下逐步取得进步。另一方面,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采用“差异性”模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听力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按照适合自身听力素养的内容来锻炼自身的听力,也可以独立开展听力学习的探究活动。
2. “差异性”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差异化能力,积极采用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教师作为听力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差异化素养来进行科学分层教学,按照“差异性”模式的开展原则,将班级内的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进行有机分层,体现其差异化。
2.1 将学生进行有机分层,为他们配置相应听力材料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差异性”模式,应该注重将学生进行有机分层。班级内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但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教师在听力教学前,应该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听力能力进行科学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听力材料的差异化。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将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分层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进行分层。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听力素养优秀的学生,他们能够准确听到素材中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将内容大体口述出来;第二层为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他们能够理解听力素材大部分的内容,可以口述关键性的语句,以此类推。另一方面,在精准分层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配置相应的听力素材,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听力方法,积极开展听力自主训练。
2.2 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确保学习目标的递进性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差异性”模式,还应该注重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分层,如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明显进步,都能够在取得成绩时树立信心,教师应该为他们配置相应的学习目标。比如对于听力素养一般的学生,在他们完成基本目标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及时纠正他们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指明进步的空间和方向。当然,每个学生的目标都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应该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确保在取得某一个阶段的进步后,及时向更高目标迈进。
2.3 充分体现训练的差异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与提升,教师在采用“差异性”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训练的差异化。不同英语素养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学优生无需教师引导,会自主进行听力训练。但学困生可能需要教师的督促和指导,才能完成听力训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种差异化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训练。如教师指导学困生进行泛听,快速把握听力素材的大致含义。当然,教师还应该结合不同英语认知学生的特点,科学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自主开展学习。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个体、学习目标、听力训练等方面体现差异化。
[1]姚锦斌. 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三步”教学的实践操作[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5(24).
[2]杨爱华.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2015(07).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