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华
摘要:通过对谷城县农业劳动力现状调研发现,农村务农人员季节性变化明显,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现状;对策
1 谷城县农村务农人员现状
1.1 务农人员年龄状况
谷城县务农人员中55岁以上的占47.6%,其中赵湾乡高达67.1%,茨河镇41.7%,薤山度假区48.7%,占比最低的经济开发区22.3%。农村务农人员的老龄化趋势在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弃农、厌农现象凸显。
1.2 务农人员女性占比
谷城县留守务农的女性占69.4%,其中55岁以上的占42%,35岁以下的占37%,35~55岁占21%。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多是因为照顾幼子而在家务农,孩子长大后多选择外出。因此留守女性的年龄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3 务农人员文化素质
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务农人员占农村留守总人数的24.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3.5%,高中文化水平的占30.3%,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1.5%。务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2 农村劳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业还没有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相较其他产业而言,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尽管国家在农业上给予了很大扶持,但农业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农产品价格上涨慢,种地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因此农业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已适应城市生活的“新市民”再难适应农村生活,因此也从此远离了农业。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时间去培养。传统的、分散的家庭式农业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土地流转政策还有待完善,受传统思想的禁锢以及对农业政策的不理解,许多农户宁可让土地闲置也不愿意流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小块的种植方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率低下,成本大大影响了农业效益。因此如今的农业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也制约着农业未来的发展。
2.2 农民还不是有吸引力的职业
城市赋予了城市人更多的财富、机会和优越性,吸引着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民进城获得了更高收入,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新生代农民工能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逐渐无法适应。城市生活不断吸引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老人、妇女、儿童则被留在了村庄里。
2.3 农村还没有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农村生活环境普遍艰苦,教育环境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荒废了学业的大有人在。教育本身是一向需要长期投入的民生工程,对于农民工子弟而言教育成本较高。即使农民工子弟取得了一般的学历,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就业也较为艰难。因此很多短视的父母让子女早早辍学赚钱养家,农村小学不断缩减规模和数量,直接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业效益
一是政策扶持。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有效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幅度;对购买农用物资给予一定补贴。二是依靠农民自身。农民要及时关注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各项惠农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合理的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和品种,不断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种植理念和思路。
3.2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应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入手, 合理的将行政村或自然村整合,不断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以实现农村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鎮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3.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如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同时要在政策、资金、土地流转上予以支持。
3.4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一是提高普通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农村文化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人才。加大宣传教育,使农民深刻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提高职业培训水平。加大种养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