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形式既有齐鲁古风,又有其形成时期的特点。它的整体风格是男性大胆,女性柔美,富有弹性和微妙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动态特征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最闪亮的珍珠之一。它在当前的社会文化浪潮中也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创新。胶州秧歌在动感风格特征中仍然继承了传统民族气质,也渗透了现代西方文化,非凡而精致,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民间舞蹈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导致胶州秧歌的表演空间急剧缩小。同时,由于大众娱乐和文明转型的影响,胶州秧歌的发展方向逐渐脱离当地人民追求的生活和风俗的本质。胶州秧歌逐渐由人们自发举办的季节性娱乐活动转变为有组织的、以效率为导向的社会文化和艺术活动。
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动态风格可以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
(一)抻
“抻”是指当开始或到达极点空间时,动作模式继续,并且表现出一种延伸感。用流行语言解释,就是在已经完成某个动作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展。例如,在推高风扇时,将力量推到身体的所有部位,从脚到膝盖、腰部、肩部、头部、手臂、指尖,直到神经末梢,身体逐渐伸展,给人一种丰富感和丰满感。
(二)韧
“韧”是流动运动变形中的一种力量特征。它可以通过手臂的长度和手腕上的灵活有机配合,展现上、下身的协调和内部控制身体的能力。人们以不间断的力量扩展自己的美丽。例如,对胸部进行扇形提升动作,就可以反映其快速移动和缓慢移动的动作过程,将动态舞蹈的力量扩展到身体的每个动态。舞蹈移动到每个神经并为每个动作提供韧性。
(三)碾
“碾”是指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并反射在脚的旋转力上,并且在舞蹈运动中,膝盖主要存在于脚上,如T型旋转步骤、升压步骤和T步骤三步等。当跳舞时,由于内侧和外侧的滚动,膝盖首先打开然后关闭,或者开启旋转,脚步快速变化,因为当舞者的大腿和膝盖内侧提升时,支撑主腿的脚跟被抬起,而当副腿抬起时踩下,控制主腿使脚后跟和脚的边缘向外摆动,使动作显示出“碾”的节奏。该功能呈现出另一种弹性和微妙的美。这也是胶州秧歌脚下最精致的特色,也体现了表演者的優雅。
(四)拧
“拧”是指以腰部为轴线,扭转内侧和外侧而形成“三弯”姿势。脚下的“原支点”作为动作的起点,使胶州秧歌的形状柔软,舞动轻柔,但不强壮、不做作,无拘无束。胶州秧歌“拧”和“碾”紧密相连。这两个词是形成“三弯”和物理特征的关键。胶州秧歌强调,当抬腿时,大腿和膝盖向内扭曲,而主腿被控制抬起,主腿的另一侧向上抬起,在着陆时,必须有受控的下降跟部,然后副脚下降,膝盖转向外侧,腰部转向另一侧。膝盖的打开和关闭、脚下的推动以及腰部的反复扭转形成了扭曲腰部的动感和提升最轻微力的感觉。
(五)扭
汉族民间舞蹈强调扭曲,勾勒出美好的舞者形象,而扭曲是胶州秧歌节奏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突出腰部的轴向和扭曲状态,并辅以肩部和手臂的适度夸张。秧歌表演者必须把握内心起伏变化,形成独特的扭腰动作。扭转部位主要包括脚、膝盖和腰部。每个节拍的流动部分形成三弯曲姿势,随着臂的交替,形成系统的扭曲感觉。
二、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胶州秧歌作为中国民间舞蹈的精髓之一,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演员的角色和服饰也很精细。同时,胶州秧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可以丰富群众文化,增加情感交流。但是,胶州秧歌目前存在传承机制不完善、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人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组织专人拯救和整理传统胶州秧歌资料,打造秧歌地方志;二是建立和完善胶州秧歌的传承和创新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交流学习;三是要扩大受众面、培育市场,普及胶州秧歌文化;四是建立胶州秧歌旅游文化村,打造城市名片,实现产业化发展;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群众基础,让非遗传下去。
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扎根于百姓心里,才能真正传承发展下去。因此,胶州市成立了胶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胶州秧歌研究会和茂腔研究会,重点对茂腔、胶州秧歌、胶州八角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同时,采取委托培养、从大中专艺术院校招聘等方式,专门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录制教学视频,指导成立多支学生秧歌队。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戏曲演出月”“戏曲票友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另外,积极举办胶州秧歌大赛,借助比赛平台推出精彩的原创秧歌,从创意、服装、音乐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结语
胶州秧歌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有很多民俗文化的痕迹,是一种形式复杂、地理和历史因素影响明显的多元化艺术形式。胶州秧歌来源于民间,表达人们的真实感受,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受大众的喜爱。人们要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艺术修养,创作更多反映新时代特色的胶州秧歌作品。胶州秧歌承载着胶州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胶州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可以为新时代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珂欣(1998-),女,甘肃静宁人,本科,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