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经历经了6年的发展与延续,参与的国家日益增多,发展程度也越来越成熟,目前在机制化程度有了明显的突破,主要标志是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就目前东亚地区的状况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软实力的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加完善“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增加沿线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软实力资源进行探索,并重点分析分析软实力资源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软实力;国际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3.024
1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现状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沿线超过100个国家参与其中,不仅有发展中国家还有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也不断得到深化。
2017年在上海举行的软实力研究论坛上,与会学者对“一带一路”与软实力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认为缺乏对“一带一路”的软实力的系统研究。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名嘉宾参加论坛活动。高峰论坛期间,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元首首脑访华,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270多项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文件。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决定于2019年召开。说明该倡议的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机制化程度不断加深。
2 “一带一路”倡议中软实力的来源
2.1 文化方面
约瑟夫·奈将文化分为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的国家提供了文化的交流的平台,同时还有对“一带一路”所传承的丝路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一带一路”倡议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将文化软实力分为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在历史方面,丝路文化源远流长,长此以往,形成了独特的丝路精神。沿线国家对丝路精神的认可是 “一带一路”倡议运行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在现实方面,“一带一路”链接了沿线超过100个国家,文化资源丰富与文化碰撞并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现象明显增多。此外,旅游业与影视行业的交流也大大增加,沿线国家的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部电影报名上海国际电影节足以体现文化交流的热度不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宽松的政策支持与和平稳定的环境。
2.2 政治价值观念
政治价值观念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软实力建构的着力点。“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政治价值观念是命运共同体。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政治价值观是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虽然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形式的变化,这种价值观并不是万能的,比如,伊拉克战争之后,虽然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了自由民主的政治秩序,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新的世界形势是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依赖,国家之间的敏感性与脆弱性特征愈发明显化,各种全球性的问题使得国家之间越来越成为利益相关的共同体。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等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共同应对。所以说命运共同体的出现实顺时而生。
2.3 制度吸引力
公平合理的国际制度是机制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下的基本状况是西方国家主导的话语体系,国际机制是以二战结束以来建立的国际机制的秩序为基础发展和演化而来,是以实现主导国家的利益为主的,随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旧的国际秩序无法满足经济政治等发展的需求,新的国际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机制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制度性的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王明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制度逻辑》一文中,又明确提出,作为非正式机制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必要朝着进一步的制度化发向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现有的制度资源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等多边合作机制,保证了金融领域的畅通,另外,双边的机制占主导地位,包括双边协定与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等,非正式的机制也普遍存在。所以“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更加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风险,抓住发展机遇。
3 软实力对“一带一路”的作用
3.1 文化方面
學术交流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渠道,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双方在理论上的探讨,而且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与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商讨应对之策。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探讨的深入有利于指导实践的进行。所以,组织中外学者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是一项有效的方式。
留学生的交流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约瑟夫奈的《软权力》一书中写道,“学术和科学交流会增强美国的软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美苏国的五十名大学生进行了文化交流项目,从长远来看,这些人对当今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联的交流大学生在日后大部分担任政府机构的首脑,克格勃的高官等职务。在侵蚀苏联的制度系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化交流所影响的是精英人群,对这部分人而言,一两次的关键的接触就可能产生重要的政治效果。”由此可见,学术交流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改变别国的印象与看法,有利于化解差异。我国与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留学生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国务院侨办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4000万华人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数量最多,成为所在国与中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留学生的增多为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为增加相互的文化认同提供平台。留学生的增加,一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吸引作用的有效体现;另一方面,留学生教育直接影响留学生的认知,更加直接的生活与学习上的接触,会减少对因地域与文化限制而产生的不认同,有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3.2 政治价值观方面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实行过程中一贯坚持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沿线各国可以增强认同感,有利于合作与交流的进行,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建共商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的奋斗目标,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追求本国利益而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不仅实现本国发展,也旨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念由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是通过“一带一路”来实现的,“五通”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体现了“共建共商共享”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但是周围国家与中国有许多的文明差异,这就给中国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带来太的困难。需要各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互相谅解,为了共同的进步而互相认同。
3.3 国际制度方面
制度性话语权是指因为提供规则,制度公共产品等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公共产品的提供是国际制度的内容。在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曾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能参与到具体的合作中来。”非洲与亚太地区的部分地区公共产品相对匮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共同发展繁荣的机会,进而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实现。在设施互通的指导下中国与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非常成功,不仅为沿线的发展提供便利,而且基础设施的成功建立也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主要体现在铁路公路的建设方面,2017年5月31日蒙内铁路正式通车,是肯尼亚独立以来首条新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不仅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肯尼亚居民的生活。而且有利于沟通两国人民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会对中国产生一种认知,即他们所使用的基础设施是中国人制造的,即便没有心存感激,也会留下中国建造的烙印,而且基础设施也体现了中国技术水准,彰显中国技术实力。“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切实享受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成果,看到自己的收益,才会更加的认可“一带一路”,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
制度的规范与公正有利于解决国家之间在交流过程的中的合作与冲突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遵守现存的国际惯例,坚持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但是依然有许多怀疑的声音,质疑是中国在“掌控”“一带一路”倡议,质疑“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不透明等等,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所形成的协议以双边协定为主。没有系统的成文的制度规定所以,在遵守现有国际惯例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合作与解决冲突,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
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是中国掌握规则制定权的体现,目标是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化,在地缘方面将周边的资源整合,既为周边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又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增加竞争力,在外部找寻合适的市场。典型的体现了“长尾效应”,所谓“长尾效应”是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理论,即众多的小市场的汇集可以产生于主流市場相匹敌的产品。“一带一路”就是将长尾部分汇集起来,以产生巨大的产能。
4 结语
软实力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蕴含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发挥其中的文化软实力做用固然重要,还有经济,制度性话语权等方面也应该得到重视,只有民心相通,倡议在运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马娟娟译).软实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325.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9.
[3]王明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制度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7,(8):59.
[4]李向阳.“一带一路”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出路[J].国际贸易,2017,(4).
[5]冯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M].北京: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15:23.
[6]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