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9-10-21 07:04孙英梅
职业·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职

孙英梅

摘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引发广大教师的极大兴趣,教育界开始出现各种和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技术和模式:微课教学、Mooc教学、网络课堂等,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促进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笔者通过五种模式的比较研究,结合中职教学特点,提出“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计算机专业中进行实践,以期应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挑战,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职“多维目标” 混合式教学

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广促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但通过资料查阅发现,我国国内对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多在高校和高中,多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远程教育,中职的研究较为稀缺,而且研究的推广效果不够。基于此情况,笔者依托2017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在中职学校中开展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1.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笔者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的界定:在中职学校中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网络课堂和传统的教室课堂有机结合,完成高效课堂,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素养的提升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概述

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多、杂、快、新。计算机专业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可以和多种学科结合成新学科,同时本身由于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分类更细产生新学科,这就造成它的专业特点科目多,不同学校针对的企业不同开设课程杂、不统一,内容变化快、更新快,学校学习的内容永远在追赶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状况:当前中职教育出现“学生厌学,教师疲教”的现状,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模糊。

二是中职学校的设备环境、教学水平不一,培养能力和要求不同。

三是就业需求随意性、临时性、岗位的不对口性等造成,学生对未来的迷茫,教学效率不高,引发教与学的消极循环。

学习无兴趣,核心课程的学习基础不足,造成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学习效果。毕业后,简单技能在社会上无竞争力,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为了迅速摆脱此窘境,建立有效的课堂学习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必要在中职学校中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3.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对计算机专业的影响

信息化进校园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新型教育教学环境的出现,其技术支撑是信息技术。

信息化所用的设备和技术与计算机专业息息相关,计算机的许多基础课程为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教学运用网络的优势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用专业、运用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熟练专业;同时,利用网络遥控作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隐性教育,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多维度提升。

计算机专业实施信息化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明显于其他专业,特别是处于城镇或条件不完善的中职学校,更容易实践实验,为信息化混合式教学的普及推广做好先锋。为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教学的一般过程做好前期准备。

二、信息化条件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前期充分的调研提供设计依据

笔者所在的教學团队经过理论学习,严谨细致的研讨,制定了合理的调研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了前期调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状况、家长对学生学习关注情况、企业或社会对学生的反馈等做了调查,这些数据对信息化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证明,同时对后期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平台搭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2.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

“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对传统教学进行优化,将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本土化、具体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概念界定为以网络为依托,采用“双轨并行”“三段衔接”“目标引导”实现“多维教育”的教学模式。

(1)“双轨并行”。指线上、线下两条学习通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思路。

(2)“三段衔接”。指“课前目标一探究”“课中活动一内化”“课后梳理一提升”三个阶段。三阶段不是独立的分段,而是每段学习都在上一段基础上深化和提升。每个教学阶段对应一组学习目标,将德技融合、理实融合,让知识和态度并育,能力和素养同行。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三个阶段形成螺旋上升的循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赋予了更深更广更细的内涵和作用。

(3)“目标引导”。指在该模式中,将教学内容、教学支架(三维教学目标)、过程管理分成三个大维度多个小维度,对每个维度对应的教学提出达成的层次目标,用目标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用目标的完成检测教学活动的效率。

(4)“多维教育”。指教学活动中达成健康个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能力教育、自我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多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三、新教学模式的实践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一定教育目标服务的。通过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实现更好的立体化教学,使得新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和顺利实施,笔者带领团队成员针对本校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整改和实践。

1.双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由原先的单一就业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分化成就业和升学双路培养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未来开创了多种渠道。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核心,加强校企合作,中高贯通的教育教学发展途径。全面构建“双路贯通,目标引导,多维进阶,立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三层课程体系的搭建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基本素养课程一方向技能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一核心技能课程+核心素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技能大赛、技能活动)。

3.立体教学环境的创建

以学生为主体,搭建了学校管理、家长关注、企业引导、社会实践的立体化的育人环境。中职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时间,学习时间和自由时间几乎相等,甚至自由时间更多。在中职学校里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健康个性,势必要改掉坏习惯和坏毛病,其实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整改。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显然不够的,联合家长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全时段关注学生。同时企业的引导使得学生学习生活更有明确的目标,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校企合作办学的可能性较小,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经济更容易开展。在实践中,笔者学校探索和智慧村、小微企业的合作,开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业渠道。与本地商家深入交流和协作,安排学生实习,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学习的开放性。

4.信息化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搭建教学平台。即微信+蓝墨云班课+网络课堂。微信:建立班级群,搭建立体教学环境的连接点。具体成员有:班级所有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企业实习教师入群。微信作为课前学习通知、课后学习反馈、学习中通知、咨询或建议的提供平台。

蓝墨云班课:作为网络学习空间(主要是免费,可以选其他),实施线上学习或移动学习。主要在课前、课后发挥主场作用

网络教室:课堂学习空间,实施面对面实地教学的场所,同时可用局域网实施线上学习。课中发挥主场作用。

(2)创建资源课程+趣味学案等学习资源。教材趣味化:针对学习内容,用趣味化语言描述,必须优化内容选取,以实用化技能训练对教材进行改编形成校本教材。

学案趣味化:中职生的学习意志力差,自律性差,因此多数要靠教师和家长监督、引导。为更好指导学生学习信息化教学,要有相应的学案或任务单等资料,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更好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设计趣味学案(电子或纸质皆可用)一一《我的青春记录册》,用名言警句做开篇,记录学生的学生过程。学案的内容包含学习计划,知识、技能学习情况,参与活动情况,相关评价等,尽可能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为教师对学生做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提供依据。

同时,在开学前说明,所有课程的电子学案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每门课可以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人生规划,所有学过的学案最后收集在一起,记录学生中职学习的整个过程,最后可做成毕业相册留念,成为学生青春中的美好纪念。

(3)设计“两线三段七环”的教学活动。两线: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线上开放,线下闭合,传统+现代教学优势互补。三段:“课前目标一探究、课中活动一内化、课后梳理一提升”拓展学习的时间或空间,增加学生信息量的获取。七环:指“明标自学一重化目标一活动探究一分层训练一总结评价一梳理拓展一评价反馈”七个教学实施环节。

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是课前目标一一探究。明标自学: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识记、模仿及感受层次,根据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趣味学案任务,设计配套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发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计划时间不超过30分钟。学生接受任务后,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小计划,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预计达到的学习效果。学生线上自学,完成趣味学案任务。教师、教学小助手可实时观察,小组长汇总学习情况及问题。

二是课中活动一一内化。

重化目标:教师接受学习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定位学习目标为理解、掌握或固化及体验层次

活动探究:根据新学习目标设计由浅入深的任务或实例(一般2~3个)引导学生将课前预习的知识和技能深度探究学习。学生根据问题由组长组织自学和合作学习。每完成一个任务,师生共同探究其知识点和技能点。

分层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层次不同设计2~3个不同层次的练习,强化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程度,完成自选练习。

总结评价:检测学习内容,总结知识点,对课堂学习情况点评,提出改进要求。

三是课后梳理一一提升。

梳理拓展:教师平台答疑,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及学案记录。梳理学习内容,建构知识,规范技能。拓展多为运用、创新或适应、实践等内容或活动任务。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并成功分享,将新获得计入趣味学案,填写自评及组评。

评价反馈:教师根据上交学案和自评表填写综合学习评价并分享。学生根据反馈情况反思学习,修改学习计划。

(4)新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新教学模式在18级中两个信息班中对比展开,实验班53人,对比班46人,在编程基础一一c语言和图形图像处理一一photoshop cs6两门课程中实践。通过以下指标分析教学效率。

一是成绩提升比较分析。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前测、后测优秀率和及格率的提升对比。实验班平均优秀提升9.5%,平均及格率提升16.6%,对比班平均优秀率提升4.2%,平均及格率提升15.3%。

二是图形图像处理结业作品比较。实验班:作品新颖性人数比例10.26%,优秀率25.64%,合格率100%。对比班:作品新颖性人数比例5.00%,优秀率17.50%,合格率100%。

三是对新教学模式的态度问卷调查分析。

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满意度达67.1%,学习方式转变率达62.3%,学习自主性提升达61.3%,有助于学习达64.5%,引起学习兴趣占65.8%,对评价方式认可度达88.3%。

五是其他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个性素养通过班级量化及表现,实验班提升比对比班改变明显。

四、实践启示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验证新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强调课程管理民主化,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教学设计理论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发展为以学为中心,学生由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新模式中,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角色、教学模式和策略、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本质性转变,教师由原来的课堂权威变為与学生平等互动,知识体系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评价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但在研究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设计“多维目标”,才能更好地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各环节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设计教学具体实施细节让“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这都是“多维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职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