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改造设计

2019-10-21 12:35张灿灿刘洁琼
价值工程 2019年26期
关键词:校园景观场所精神改造

张灿灿 刘洁琼

摘要:針对当前校园快速建设过程下的场所精神缺失的现象,总结出场所精神引导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以南阳师范学院校园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景观改造方案,以促进校园景观场所性塑造。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lack of place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campu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d by place spirit, takes the campus space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scheme to promote the space shaping of campus landscape.

关键词:场所精神;校园景观;改造;场所性塑造

Key words: place spirit;campus landscape;reconstruction;space shaping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6-0197-02

0  引言

校园是一种相对封闭且活跃的特殊空间,其空间形式是丰富多样性的,承载着师生们的学习、游憩、交往、阅读等各种活动。一个校园的文化属性往往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的,然而在目前大多新建校园中,虽然建筑、交通等各类设施健全,仍让人难以感知校园环境应有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因此,尝试从营造场所精神的角度出发,探讨校园景观设计的要点,有助于校园空间文化性、地域性、场所性的表达,促进校园空间形态良性发展。

1  场所精神与校园景观

空间由于人的活动便成为了场所,故场所除了空间性特点还具备更多与人沟通而产生的内容,这便是场所精神。挪威学者诺伯舒兹在著作中关于场所精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场所精神分为两种,即定向感或导向感以及认同感[1]。其中定向感或导向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处某个场所的空间方位和环境特点的把握程度,而认同感指的是人们身处某个场所时通过行为感知获取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可以看出,场所精神是人们通过空间体验而获得的,除了空间场所本身,还与个人感知能力、地域文化及自然特征具有密切联系。

校园景观一方面作为校园空间宝贵的自然成分,为师生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校园景观是校园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校园整体结构构建、校园文化表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反映出校园精神。因此,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在满足合理功能布局和美学观赏性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出景观的场所精神效应,使人们与景观空间产生精神联系。

2  场所精神引导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人们对校园景观的方向性、认同感和归属感来自于人在场所中与周围环境形成的良好互动[2]。校园景观空间作为师生户外活动主要场所,在规划设计时可以考虑到场所精神的营造,具体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2.1 注重校园景观轴线的控制

轴线是一种空间设计手法,可根据学生的行为心理学层次来布局轴线的走向和位置[3]。早在近代校园建设中轴线已经能显示出来。复杂多样的校园景观空间可以利用良好的轴线进行控制,以增强校园空间结构感。主次轴线构成校园空间的骨架,梳理和组织各类功能空间,指引空间组合展开的方向。校园景观是校园轴线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着重发挥轴线作用,使人们在校园这种大空间中容易找到前行方向,达到增强空间指引性的目的。

2.2 加强校园景观的体验性设计

校园景观场所性的主要表达途径是通过人的体验和感知,学生不断与景观进行交流以此形成各自对景观空间的理解和诠释,赋予其场所精神。为增进人与校园景观的互动机会,可以融入一些体验性景观设计,如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址的稻田景观,围绕稻田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景观场所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场所精神。

2.3 深化校园景观象征意义的表达

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景观由于组成元素和设计手法多样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达出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著名景观大师彼得·沃克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设计手段把波士顿新英格兰的乡村意象融入到景观之中,为校园增添另一面的文化气息,为校园提供了呈现四季变化的富有动态的景观,这种象征的设计手法加深了人对场所的印象。

3  实践案例

3.1 项目概况

项目以南阳师范学院校园空间为研究对象,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其中东区为该校老校区,中区、西区为新建校区,具体景观改造区域位于校园东西方向主轴线和中区轴线交汇处,为整个学校最核心地方,南面校园主入口,北临运动场,东接教学楼,西望图书馆,场地平坦、规整,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如图1)。

3.2 现状分析

现状景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不具备成为核心景观的条件,整个场地全部被植被覆盖,空间空单调、无趣;②没有明确的功能属性,采用封闭式的边界处理,功能单一;③未能发挥校园轴线重要节点的作用,削弱了场地的方向引导性。

3.3 设计内容

3.3.1 设计思路

优秀的校园景观应当既具观赏性,又产生独特的场所精神,为使师生可以在环境中获得方向感与认同感,设计重点突出道路规划与植物造景,通过二者对空间的划分和围合塑造出独特空间场所。

3.3.2 设计目标

项目首要目标是纠正现状景观的设计缺陷,深化校园景观轴线,增加绿地空间多样性等,进而塑造校园景观场所精神,使人身处其中产生精神共鸣;其次,根据使用者需求打破景观的固定性,设置灵巧的景观空间以增加人与景观接触机会,提高景观实用性。

3.3.3 设计方案

本设计在如上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①场地东侧向内侧凹进去,体现开敞性、包容性,设置两条道路将外部的人们接纳进来,道路汇合处形成主要景观节点之一——文化石;紧挨着文化石是一个圆形的喷泉广场,完成景观从静到动的过渡;②喷泉广场往西依次为圆形树池广场和西入口广场,视野开敞,方向指向性强(圖2)。此外,还合理配置植物,增设景观设施。

3.3.4 设计分析

结构分析:场地景观轴线配合校园轴线展开,对深化校园景观轴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几个节点深化了轴线的方向性,并赋予景观以节奏感与韵律感,整体形成一个开阔、完整的景观结构。

功能分析:首先是满足交通需求,该区域位于校园交通转折点上,交通量大,交通形式复杂,设计打破了原有场地的封闭性,方案设计中引入几条贯通整个场地的道路,解决了原有景观中人不能通行的问题,疏散一定交通量;其次满足了活动需求,几个集散广场位置醒目,师生们可以在广场上开展各种活动;再者满足了休憩、阅读的需求,三排具有变化条凳形成了的休息功能区,又带来趣味性;最后还满足了观赏功能,位于轴线上的景观喷泉、景观树以及景石等带给人视觉上的良好体验,塑造了鲜明的、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形象。

植物配置分析:喷泉是整个场地中最主要的景观节点,在其周围种植了两层灌木丛,以金边黄杨为主,间植石楠,使颜色具有变化。中心景观树为一颗巨大的栾树,成为整个场地的视觉制高点。此外,除了保留原有植物种类,还增加了桂花、樱花、银杏等观赏性植物,根据需求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的方式进行种植。

4  总结

校园是一个生长中的有机体,整体性、和谐性是一所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必备的条件[4]。学生的主要生活活动都是在校园内完成的,环境校园场所精神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本设计本着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在探析校园场所精神塑造意义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改造设计为师生营造一个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校园场所,充分发挥场地的景观效应,强化校园人文氛围,为校园生活增添生气。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学现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余菲菲,李桂媛.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J].规划师,2010,26(12):97-101.

[3]李丹.院系教学楼屋顶平台空间改造设计——以安阳工学院土建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14):202-203.

[4]殷巧生.大学校园与大学精神的塑造——基于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2):74-77.

猜你喜欢
校园景观场所精神改造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