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美好生活初探

2019-10-21 04:58王梦珂
现代交际 2019年15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王梦珂

摘要:美好生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对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否满足自我需要而获得的主观情绪体验,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会产生与之相应的不同感受。在人人追梦、人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判断与评价能够体现出青年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观。理论是行动的号角,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观出现的错误认知和错位现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视阈出发,建构起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这一理论与实践维度的联系,以此为进一步审视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探求引领路径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好生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13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美好生活”在十九大报告中是个高频词,提到了14次,足以体现其重要性。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肩负着新时代“新长征”的伟大使命,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需要有先进理论来为其指明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的关联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逻辑关系其实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维度上,理论与实践关系中架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桥梁,两者是一种双向承接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青年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而大学生的美好生活,是指大学生主体所憧憬与期待的生活状态,是物质与精神、理念与实践、现实与超越的有机统合,内在包含着生活需求、专业素养、精神信念、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的满足与实现,是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依托。[3]而在追求美好生活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定型,极易受到社会中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价值判断模糊甚至迷茫的状态,不但危害国家与社会,还会影响自己的美好生活甚至大好前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理想信念、价值选择、行为养成等多个维度为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提供鲜明的思想底色与精神滋养。

2.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落实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讲到:“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最大公约数并已在全社会树立起来的正确主流价值观,但是它也只有在投身生活实践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导向美好生活,才能真正地起到引领作用。美好生活是通过社会全面进步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尽可能充分满足的生活,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通过努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不能成为背离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空洞文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品格和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实践写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美好生活观的现实审查

每个个体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从事实践活动,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各种西方价值思潮不断涌入的情形下,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由此作出有违美好生活本义的行为。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检视大学生美好生活观的现实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价值内容:大学生美好生活的外延被窄化

“美好生活”是中国当前乃至未来发展的主线关键词。它和“中国梦”“民族伟大复兴”等字眼甚至可以说是等量齐观。西方哲学家们无论是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生活”[5],还是近代哲学家的“理性王国”、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的生活”等都是哲学家们对“美好生活”下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对此也有深刻的表述:儒家的“美好生活”体现在《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世界;孔子主张的“美好生活”是“安贫乐道”“推己及人”;道家的“美好生活”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佛家的“美好生活”是“慈悲为怀”。社会学研究者指出“美好生活”即是幸福加意义,有自我生活的意义并从中感到幸福。

对于大学生来说,“美好生活的意义”也非常宽泛,并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小事上的自我满足。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终选择,个人极易陷入“消费陷阱”:当有限的消费能力无法抵抗无限扩张的消费欲望时,这种因消费主义带来的“美好生活”承载不仅会大打折扣、产生消费恐慌,更将产生消费不足意义上的“新穷人”,从而在根本上背离“美好生活”。[6]鲍曼深刻分析了这种在消费社会中产生的“新穷人”现象。在他看来,这种贫穷意味着‘达不到满足‘无法获得生活所提供的事物,从而无法真正拥有幸福和快乐”。[7]大学生也当属这种新穷人行列中的一批。当代大学生只把物质上的富足生活甚至追求过分的物质化或者主观上满足自我心理需求的审美生活当作美好生活的内容。例如:受现代人青睐的线上购物以及各种网贷等新兴事物的影响,个别大学生疯狂购物不止,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生活中受挫发泄的手段也是各种买买买,对美好生活的多重理解完全被物质生活所取代。他们陷入单单追求财富成功的焦虑境况中,极度渴望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要么把现在追捧的种种视频节目、娱乐新闻当作现实生活的享受,认为浏览观看一些微博娱乐热搜或者搞笑段子,就极易达到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单方面的仅仅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生活都不符合“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实质。

2.价值本质:大学生美好生活的逻辑被颠倒

美好生活观是一种社会整体生活观或者是全面生活观,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好生活观应是个性化需要的特殊性与社会需要的普遍性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诚然是美好生活的前提,而当代大学生只看重自我需要的满足、自私自利,忽视集体利益,不顾及集体生活,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自居。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个体战胜了以往发展阶段上人们生活的一切集体形式”,使人获得了普遍性的“个人生活”和独立性,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个人不等于有个性的个人”。[8]美好生活应该是多维目标的集合,各种对单一目标生活的追求只是它其中的子集形式。而事实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把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作自己个性化的专属,甚至把这种个性化演变为个人主义,这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而行。当前部分大学生把个人凌駕于集体之上,用个人利益观来否定集体风险观,目标享乐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行为不是出于个人提升的内在追求,而是抱着竞争性心态出于功利化的目的,有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

3.价值认同:大学生美好生活的话语被符号化

马克思向我们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条件下美好生活的远大图景,如今我们所向往追求的美好生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义。“美好”是一个价值判断;“美好生活”不仅是谋求主体发展而确立的理想与目标,更是人们长期坚持的一项针对性实践。

而在长期的教育宣传中,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概念与内容形成机械化的认知模式,只知道理论上的动员鼓舞意义,实质上并未有针对性的行动与追求。提起美好生活就只想起理想化、远大等高大上的空洞字眼,提起核心价值观觉得就是与自己不相关的富强、民主等二十四字,“人文关怀”“美好生活”等本应作为生活化理解的认知变成了没有弹性的、僵化的抽象符号。要么就是走向了上文所说的个人主义的极端,只把“美好生活”当作一种工具理性目标,只要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从事其他生活活动的基础条件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三、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审视

学校是大学生较为频繁的活动场域,正如有人曾说“如果我们把值得过的生活或者应该去追求的生活,看作美好生活,如果美好生活是人人追求的值得过的生活,那么,教育就要贡献于这种生活,否则,教育就不是真正以人为目的的”。[9]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场域,学校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觑。而大学生作为现实中的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主体,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为此应从学校和个人两个主体进行探析。

1.学校教育要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

首先,学校根据美好生活的本义与大学生现实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大学生进行美好生活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初衷是使当代大学生捋清美好生活的内容,杜绝一味追求奢靡物质生活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活认知,培养优秀大学生。因此,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正确地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并通过深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讲究表达艺术,使其价值内涵下沉,从而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美好生活观的建构。其次,学校应从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与武装其身的必备条件出发,激发价值共鸣,提升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素养。要使大学生懂得自我发展意义,进而个体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才会有更大的奉献。因此,学校教育应了解大学生对学习、生活、未来的具体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立大学生职业规划室,对大学生遇到的迷茫困惑、职业方向等问题进行全方位解答,以坚定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生主体紧跟实践步伐

美好生活的实现只有靠努力奋斗、靠实践才能够实现,如何提升和营造“美好生活能力”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要拥有对美好生活的体验能力。首先,在课堂上注重自我思考、动手体验、小组合作,培养对感性理性材料的积累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教育,激起本己意识,强化对初心的认识,进而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次,在课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学校的各种团建、课题组等活动,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阳光公益、支农支教、社区服务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体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长此以往大学生意识到美好生活的实现是每个个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奉献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提升了自主选择美好的能力,成为“美好生活”的践行者。

新时代大学生要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为自己的思想认知纠错、正位,并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一种美好的理性化生活境界,使最好的自己与美好的生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整个社会的美好建设中去,让更多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5-04.

[3]王润稼.美好生活的显扬: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可行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6):89-9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张卫伟,王建新.美好生活的多重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8(4):37-42.

[7]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和新穷人[M].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8]王雅林.生活范畴及其社会建构意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12.

[9]金生鈜.教育哲学怎样关涉美好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