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全
【摘 要】本文论述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从集体预习、灵活教学、课堂设问、课堂答疑、教学反思五方面提出做法,以发挥翻转课堂的最大教学作用,进而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131-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得到完善与创新,翻转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与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分析与探究,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翻转课堂的优勢。信息技术教学在提高学生技术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在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集体预习,提高预习效果
高中学生通常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把握学习的节奏与进度。信息技术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虽然学生已懂得利用互联网学习与娱乐,但对信息技术的许多内容还比较陌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才能逐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内容。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翻转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让学生主动进行预习和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预习视频,最好是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个视频,随后,教师将预习视频上传至指定的网站,让学生自行下载预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学习和讨论。这样的集体预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可增进学生对相关视频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使其思维得到进一步扩展。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集体预习情况决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以及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升课堂效率,使课前预习的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即将学习到“表格信息加工”这个内容时,“分析数据”是这个章节内容的重中之重,教师先对这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分解,具体分为“利用数值分析数据”与“利用表格分析数据”,并据此制作两个时长约 10 分钟的微视频,以方便学生预习与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前布置一道预习作业,即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找出视频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从而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教师再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轻易突破学习重难点,由此,课堂教学自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二、灵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性,但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于教师的讲解,其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与积极性均不高。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将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翻转课堂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更为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求,采取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合作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组内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使其自动自发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信息资源管理”这一课程教学时,可采用协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在组内自由讨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对其优势进行分析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自由讨论探究的过程中,要采用巡堂的形式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对难题进行解答。此外,还可让学生进行数据查找、录入、修改及删除等操作,让其更好地展开讨论。又如学习到与“图片处理与加工”有关的内容时,学生虽然对 PS 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但并不懂得如何对图片进行具体的处理,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与图片处理、加工操作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详细观察别人如何熟练运用软件来对相关图片进行处理。待视频播放结束以后,教师再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讨论,随后布置教学任务“将两张不同的图片合在一个情景中”,接到这个学习任务后,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以降低学习难度。
三、课堂设问,注重学习反馈
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安静地听教师讲课,很少进行讨论或提问。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的被动地位使学生习惯性地依赖教师,其思维活跃性和创新意识容易受到局限,难以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从学生处获得学习反馈,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导致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不具针对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或安排一些实际操作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知识,同时使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哪个知识点没有熟练应用、学生之间存在什么程度的差距等,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信息加工”一课为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够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如“对收集所得的信息进行排序分类?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在 PowerPoint 中插入表格?信息加工过程如何展开?”等问题,让学生自主处理,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表达自身不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教师和学生均能了解这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的问题难度应呈现阶梯性,从简单到难,最好不超过课前学习任务,以设计 4 个问题为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测试学生学习情况的任务,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其在测试中体验巩固所学的知识,主动积极展开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堂答疑,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需要产生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才能使师生的感情、学习能力得到交流和补充。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设立讨论、分析或提问等环节,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展现自身想法,提出无法理解的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课堂知识。通过这样的设问、讨论、解答的课堂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解开学习上的困惑,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针对“汉字在计算机上进行输入有几种方法?都是哪些方法?汉字起源于哪个时代?文字处理技术有哪几种?掌握几个汉字就能进行有效交流?”等问题,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本班学生人数按 5 到 8 个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从旁协助,并参与其中,与学生相互讨论,并对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进行解答。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沟通交流,课堂气氛的活跃有赖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讨论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如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一言不发,教师也就无法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学习问题,翻转课堂教学也就无意义。
五、善用引导,展开反思教学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均需要进行反思,尤其是学生,即便是高中生,在学习方法、策略和态度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在学习方式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时,教师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确保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进行“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正式课堂前,学生通过自习和预习的方式对 Excel 表格数据计算、汇总、排序及筛选等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可进行简单的表格加减计算。但知识的掌握只是实现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在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方面存在缺陷。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如“如何运用表格进行乘除法计算?”“如何将运算符号插入表格中?”等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的局限性,激发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欲望。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及如何继续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合理设计教学任务,确保教学任务的层次高于学生现有知识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其更好地进行知识拓展。
总的来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应积极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作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戢良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探[J].中外交流,2017(49)
[2]徐启兄.翻转课堂,创新课堂——谈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7(35)
[3]蔡晓环.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型中的应用[J].数字教育,2016(2)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