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枝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积累而慢慢形成的。比如,教学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要通过体会类比、迁移、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类比迁移,明确思路
学生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多边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学生很难自己发现。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研究多边形面积时,利用割补、拼组等实现新知向旧知转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是否也可以把圆转化为已学的图形呢?”这自然地渗透了类比、迁移、转化的思想,将多边形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曲线图形。
二、操作转化,积累经验
教学片段:
1.活动操作
出示提纲: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师:仔细阅读操作提纲,想一想打算把圆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打算怎样拼,想好了再动手。
2.展示交流
师:你是怎样拼的?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展示汇报:等分4份时,底边像波浪,拼出的图形有点像平行四边形;等分8份时,底边的波浪平一些,拼出的比较像平行四边形;等分16份时,底边的波浪比较平,拼出的特别像平行四边形,又有点像长方形。
师: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呢?无限地等分下去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剪拼,感受图形之间的转换,也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觀地看到图形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体会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把圆分成无数份以后,这些小扇形的弧就会慢慢变成小圆点,这些小圆点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条直的边,拼成的图形就是长方形。体会“无限接近”长方形,感受极限思想,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及时放大生成资源,引发认知冲突,适时帮助学生调整思路。经过思考,学生就会发现像刚才那样把剪开的小扇形按顺序紧密排列不行,于是调整思路,拉开摆成一行,再反着摆一行,最终拼成所要的图形。
三、观察比较,建立联系
本节课共有三个层次的观察:一是分类观察,观察等分成4份、8份、16份……最后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平行四边形。二是整体观察,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变的过程中面积不变,要求的圆的面积就是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三是局部观察建立联系。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学生对长方形的长与圆周长的关系不好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还原拼接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责 编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