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帅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2)
国家发展的核心在创新,而创新以人才为支撑,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并在国际大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最重要战略储备。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不断增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分别或联合发文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针对青年的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等需求进行分层分类一体化的帮扶。[3]以上政策性文件在给创新创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而应是面向全体青年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客观而准确地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青年学生的个体和群体需求,是正确而科学地对其进行个体化、精细化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反映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就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从而实现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为了契合时代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是全体学生,应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和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既然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下为青年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综合性素质教育,那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他们在专业领域和个体素质上的差异,即他们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中有着个体化的需求。
基于此,我们认为为契合新时代要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确立三个侧重点:一是应侧重于培养学生支持其终身可持续发展、获得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二是侧重于面向全体、贯穿始终,是正式的普及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4]三是侧重于突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个体化、精细化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现实的和具体的人,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个体化和精细化需求。首先,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着眼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提出要增强青年创新创业本领、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
其次,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儒学注重“仁、恕、诚、孝”,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具体到“因材施教”上,就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化的发展。对此,朱熹评论道:“圣贤施教,各因其材,……无弃人也。”[5]
再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包含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四个层面的内涵,既关注发展的完整性、统一性,也追求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特性。[6]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满足了人在各个阶段所需素质的完整发展和协调发展,同时也强调调整自身,借由这些素质达到自身的多方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最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认为影响人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的是“核心认知变量、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7]兴趣是起点,行动与反馈是驱动力。不同个体在认知、心理倾向和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无法达到同质、统一,创新创业教育应满足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进而利用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来满足一般发展和特殊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原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注重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高附加值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8]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路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探究高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我们向山东省内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研的对象来自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2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797份。本调研有以下五个特点:(1)调研高校涵盖了“双一流”建设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三类;(2)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性894人,占比49.75%、女性903人,占比50.25%;(3)从学历层次上来看,专科264人,占比14.69%、本科1428人,占比79.47%、研究生及以上105人,占比5.84%;(4)从专业分类上看,人文社科类专业825人,占比45.91%、理工类专业667人,占比37.12%、其他类专业305人,占比16.97%;(5)从学生生源来看,被调查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故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可作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现状分析的参考依据。
根据调查的样本数据,在创新创业的意愿方面,如图1所示,71.23%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19.53%的学生兴趣一般,7.62%的学生不太感兴趣,另有1.62%的学生不感兴趣。这表明在国家的引导和推进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被唤醒,创新创业的理念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扩散。
从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样本中按专业类型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三个专业类型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意向存在差别,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很感兴趣的比例最高,理工类专业次之,其他类专业再次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特性与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存在关联性。
图1 创新创业意愿调查结果
图2 按专业统计创新创业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意向结果
针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方面,41.01%的大学生认为有助于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9]28.9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发挥自身才能,实现自我价值;20.20%的大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获得更高的物质财富;另有9.80%的大学生认为有助于解决就业、更好的完成学业等。如图3所示,大学生更关注创新创业对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帮助,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支持其终身可持续发展、获得适应时代要求关键能力的内涵相一致。
图3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知调查结果
针对创新创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如图4所示,32.05%的大学生认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重要;27.10%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兴趣、性格和价值观是影响创新创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18.98%的大学生认为职业兴趣契合,结构合理的团队最重要;涉及个体差异性的因素占比78.13%。
图4 创新创业应具备的素质调查结果
对创新创业领域选择的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45.13%的大学生选择与自身兴趣相结合的领域,35.95%的大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两项合计占比81.08%。这表明个人兴趣和能力是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领域的主要因素。
图5 创新创业领域选择调查结果
针对创新创业阻碍因素这一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超过5成以上(54.0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资金支持是最主要因素,接近3成(27.94%)的大学生则认为在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方面的欠缺是制约创新创业的首要因素。这表明资金支持、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是阻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主要原因。
图6 创新创业阻碍因素调查结果
通过前述分析,笔者分别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办法。
1.质量标准与差异拓展相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发展性和差异性需求。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上要提出基础性的要求,保证基本的培养质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潜质,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拓展学生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上的延伸空间,做到梯次有序。
2.定性要求与定量要求相结合。定性要求指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力求实现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结构的融合,构建互补、共享、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定量要求指的是结合学生的兴趣、潜质、专业、内外环境和生涯规划等要素,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设置量化的指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10]
3.内涵式发展和前瞻性教育相结合。内涵式发展要求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教育;[11]融合创新创业、就业和生涯发展规划网络,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培养符合党和人民、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前瞻性发展要求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纵深发展;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强统筹谋划,继续增强交流与合作力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12]
1.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意愿,但仍有接近三成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并不强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力求应力求达到普及性,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首先,重视“朋辈”作用,发挥“朋辈”影响力,以身边的榜样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生社团是“朋辈”的集中体现,不同的个体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聚合到一起,共同开展活动,满足个体的需求。因此,在创新创业氛围建设方面,应扶持和引导创新创业型社团,让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抓手。其次,打造多渠道、持续性的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网络渠道的流量黏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移动化、便携化、数据化的展示创新创业成果。再次,构建创新创业深度交流体系。打通创新创业论坛、系列讲座、青春创新创业基地和“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等媒介,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13]打造创新创业氛围能有效地扩大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力度与宣传广度,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结合“创新创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创业领域选择”和“创新创业阻碍因素”的调查结果,需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让学生对什么是创新创业有清晰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让学生主动地习得并对标创新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第二,面向有意愿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优化课程。此类课程宜建设教学案例库,从真实案例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潜能等个人特质,锻炼其创新创业领域选择、结构合理和能力互补的核心团队组建、商业模式设计、市场领域的调研与测试等分项能力。第三,面向已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训类课程。在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优化课程的基础上,将学生已经在进行中的创新创业活动设置为专门案例,提供全程性、过程化、专门性的培训与指导。第四,打通创新创业教育与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代表的就业教育和以学科类专业课程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的壁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探索内外部特质上的差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子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融合三种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不同的课程中转化、共享。
3.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价值是把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转化为成果,实现内部教研和外部需求的均衡发展。分层、聚类地做好平台建设,可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与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第一,建设宣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聚合、持续的宣传,吸引学生、教师、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接供需,促进资源的转化和共享,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第二,建设创新创业活动训练平台。依托“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和其他与专业学科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类赛事和活动,打造仿真的虚拟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形成异质化的团队,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必备素质的培养。第三,建设项目协同平台。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吸引目标群体和受众,形成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需求—研发—培养”联动式格局,构建“合作—交流—推广”的链条式协同机制。第四,建设创新创业和就业集聚平台。按照人才、岗位的需求信息,可以分层、聚类地将人才按要素进行量化的和指标化的统计;统计得出的数据可以反哺创新创业、就业和专业教育,动态化、科学化的调整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家政策性文件的引导和规划下,随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与变革、社会化力量的对接和协作,我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由顶层设计阶段、贯彻实施阶段向普及开展阶段的过度。但是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若干问题仍需要后续的研究进行探索。本文对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三个侧重点的探讨,也尚需进一步实践检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同,加之各个高校间的办学定位、层次和资源等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具体实施办法仅是原则性或方向性的观点,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