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惠
(辽宁省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辽宁 沈阳 110148)
数学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对中职学生来说,课程本身的学习学生大多会感到枯燥乏味。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能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理论上的丰富,而且在德育探究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数学作为大文化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能力和思想的转变,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思政内容,激发中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中职生的进取精神;改善中职生不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人生目标,努力学习,勤奋钻研,成为有用的职业人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借着学校德育教学双轮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实践和研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探讨,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首要,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史的介绍,如我国早在公元前1世纪《周髀算经》提出的著名的“勾股定理”、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魏晋期间刘徽的“圆周率”等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再如,数系的扩充,从祖先的“结绳计数”到目前我们常见的实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作为实用基础工具学科的发展正体现出数学作为我国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借此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辛的学习和进取精神。同时,可充分利用好数学课本中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数学家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及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
任何领域都有美存在,只要你能用心挖掘到它的美,你就有可能攀登科学的顶峰(杨振宁语)。作为科学基础的数学,无论在其内容表达和结构,还是思想方法及应用上都具有某种美,即数学美。
数学教师应善于揭示数学美,引导学生发掘数学所特有的美,用数学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如:偶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则( )
A.f(2)>f(-1) B.f(2) 分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式,有f(2)=f(-2), 又在(-∞,0)上,-2 < -1,则 f(-2) 本题因是选择题,也可以根据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通过简图快速做出选择。 教师在讲解时,通过定义法和图像法并将两种方法加以比较,特别在图像法,教师图刚画完,学生就做出了选项。借此,教师可介绍数学的对称美并利用其解题的便捷性。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教师如能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学生去发现图形的对称美和解题思维的快捷美,将可以增强学生的“美的意识力”和对美的追求,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趣。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建立互相证明和制约的对立统一的体系,体现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而又矛盾统一的规律性;函数、角的概念的推广、椭圆的轨迹等,体现了运动变化的发展观;数学解题中反证法的运用,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 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和理性思维。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树立起努力方能有收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发展观。 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关键在于问题形式的变换、化归,就是设法将问题通过等价或不等价的转换,通过分解、叠加、转化等方法、手段,使要解决的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得到协调、简化、明晰,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对比,鼓励学生敢于尝试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提炼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专业的特点,将其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意、有机、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中,做到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积极传播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让中职生尊师重教、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本论文为课题“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论文。三、结合唯物主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四、提炼思想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学习价值观,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