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田 图:本刊资料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美术在20世纪中叶迎来了重大转折。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潮的到来,艺术为人民服务、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风貌,成为了中国艺术创作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在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们积极响应,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新风的作品,也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从1949年至1978年,中国艺术焕发出极具特色的时代风貌: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歌颂革命光辉历史、表现社会主义新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油画艺术吸收西方写实主义精神,并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秀特点,实现油画“中国化”和“民族化”;中国画艺术则大胆革新传统,实现大改造,以水墨笔法描绘现代生活,大大拓宽中国画的表现题材;版画艺术则继续秉承革命时期黑白木刻的优良传统,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弘扬时代精神……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三十年艺术创作的经典,可以看到那些不同时期创作的特色,它们奠定了延续至今美术创作传统。这三十年间的创作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具有不可比拟性。在深耕基层的创作中反映公众诉求,表现出强烈的人民性,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开国大典》 董希文 油画 1953年 402cm×230cm
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开国大典》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经典,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一刻。除了铭记历史性时刻,《开国大典》在风格上还是油画中国化的典范。在《开国大典》中,董希文探索了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发展的一种路径,他将敦煌壁画的用色特点和中国工笔重彩融入油画色感,红柱、地毯、灯笼等鲜艳的红色让整幅画面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开创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成功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
此外,艺术家在构图上大胆突破,去掉本该存在于画面右方的柱子,使广场顿显广阔,增强画面的磅礴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 中国画 1959年 550cm×900cm
《武汉防汛图卷》局部 黎雄才 中国画 纸本设色 1956年 30.4cm×2788cm
《武汉防汛图卷》的创作背景,来源于1954年夏天武汉全市军民抗洪救灾的事件,黎雄才采用国画水墨技法记录下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天斗地场面。在创作前,艺术家已累积数以百计现场速写。全卷以整个防汛历程的发展为时间线索,自右而左分十二段陆续展开。段与段之间,以大堤、江面、树木、建筑等承前启后巧妙过渡,衔接自然不着痕迹,虚实相生开合有度,给人以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艺术感受。黎雄才在画面中大胆运用水墨笔法描绘堤坝、汽车、电线杆等现代事物,以史诗般的浩瀚场景,成为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社会建设风貌的代表性作品和以传统笔墨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的成功范例。黎雄才在该件作品中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所有国画家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反映现实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需要一些作品对内部进行装点。《江山如此多娇》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幅。它是由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历时四个月、五易其稿完成的巨型中国画,是中国画历史上空前的,画面表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机勃勃的景象。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作品题句:“江山如此多娇。”它出自毛主席词《沁园春·雪》,成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诗意画”的杰出代表。
《江山如此多娇》在立意上突出江山之“娇”,描绘祖国广袤的国土和壮丽河山,不仅东西南北,四季轮换都在画面上完美呈现。在风格上又保持两位艺术家各自的特色,统一中求得和谐。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看,《江山如此多娇》也是极富学术价值的,它为山水画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既表现时代气息又延续传统。所以《江山如此多娇》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
《夯歌》 王文彬 油画 1962 年 165cm×320cm
这幅作品被誉为“20世纪现代油画的经典之作”,描绘了几位劳动妇女用一块夯石正在平整地面时表现出劳动的喜悦。几位唱着夯歌的农家姑娘,被画家安放在视平线以上的位置,画面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视觉效果。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姑娘们的衣服色彩被地面的暖色反光映衬得纯净而透明,明亮的轮廓光将她们青春的形体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在大面积的天空和深色的远山衬托下更加光彩夺目。画面突破了苏派油画灰色调的风格,对画面造型运用块面结合,带有夸张的线条,豪迈而又抒情的民族气韵,表达作者对劳动虔诚的赞美和热情讴歌。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美术,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有不少艺术家仍然能以“放怀天地外”的姿态,既怀着喜悦的心情真诚地描绘工农兵,歌颂新社会,又能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特别是印象派中对“光和影”的色彩表现,通过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开拓出中国油画的成长之路。
为了纪念近百年中为争取民族进步、解放而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于1952年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落成。
而纪念碑下层须弥座上10幅汉白玉浮雕是目前世界上巨型浮雕之一, 分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十个部分,反映了新中国回顾百年沧桑,铸造历史丰碑,激励前行的文化意蕴。
纪念碑由当时众多艺术家及曲阳石雕艺人合作,共同创作。艺术家们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根据浮雕设计主题和题材特点,贯穿中国革命历史发展潮流与主脉,借助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一种精神与情感,将思想内涵化为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使作品立意高远,寓意深刻,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家喻户晓,是著名的红色经典。它描绘的是1921年秋毛泽东第一次前往安源时发展矿工革命的情景。
该画一改同时期描绘领袖的“红光亮”形象,采用冷色调,刻画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稍稍扭转的颈部,表现毛泽东不畏艰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紧握的左手,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等。
《毛主席去安源》新颖的画面和表现形式在当时广受欢迎,被广泛出版、刊登。
据有关部门统计,这幅画的年画、招贴画、邮票等印刷品,共发行了9亿多张,创造了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创作的作品中唯一一件定位“国家一级文物”的美术作品。
《毛主席去安源》 刘春华 油画 1967年
这应是全国人民最熟知的雷锋形象,也是吴年强最广为人知的优秀木刻版画肖像。木刻版画《雷锋》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和有力的刀笔,整体形式追求在造型严谨的前提下,以强烈的黑白处理和大刀阔斧的刀法增强视觉效果。作者在雷锋肖像的创作中,有意突破雷锋严肃的肖像描绘,让雷锋的嘴角微微张开,显示出雷锋可亲可近的平凡中的伟大,着力表现雷锋崇高、明朗、自豪而又朴实可爱的形象,雷锋与耸立的磐石融为一体,力求单纯有力,以加强纪念碑式的效果,歌颂了雷锋精神的不朽与永存,传统木刻版画的特色与雷锋精神在这张版画上实现完美交融。
《雷锋》 吴强年 版画 黑白木刻 1963年 64cm×55.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