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宸,林 晖,孙 健,归玉琼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其中肛提肌以上间隙脓肿属于高位肛周脓肿,占病例总数20%~40%,属于国内外公认的疑难病症[1]。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相比单纯切开引流术和挂线引流术,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更具优势[2]。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高位脓肿腔隙较深,肉眼无法直观,对病位深或走向弯曲的腔隙,置管难以插入基底部。对存在脓腔内间隔的肛周脓肿,如果不能充分探查脓腔,彻底打开所有间隔,也会使置管引流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对引流管的插入深度和方向把握不准,也会对术后拔管的时机难以把握。单纯依赖经验判断,容易导致术后假性窦道,出现再次清创手术的可能。针对该治疗的“盲点”,本研究旨在结合超声引导介入术前、术中、术后,以期提供准确的判断,指导置管引流术的具体操作,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从2015年7月—2018年2月的60例诊断为高位肛周脓肿住院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53例,女7例;年龄24~65岁,平均(47.633±11.724)岁。 病 程 1~12 d, 平 均(8.466±3.146) 天。对照 组男53例, 女 7例;年 龄21~65岁 ,平均(46.367±13.090) 岁。 病 程 2~11 d, 平 均(8.127±2.923)天。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完成知情告知,对治疗有详细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与纳入排除标准 参照文献[3-4]中肛周脓肿的诊断。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且脓肿位于肛提肌以上间隙,属高位肛周脓肿。(2)18岁<年龄<65岁。(3)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2)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的严重原发性疾病。(3)伴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肛门直肠肿瘤等。(4)伴有肛门失禁、肛门感觉异常。(5)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精神病患者。(6)因特异性感染、外伤所导致的肛周脓肿。
1.3 治疗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EUB-5500),腔内探头频率5~10 MHz。术时探头外套消毒橡皮手套,其他处用消毒布套包裹。使用专用耦合剂。自制双腔引流管,取无菌气囊导尿管一根,型号为双腔18 Fr/20 mL。剪去气囊及头端,沿两孔走行方向分别从上到下开侧孔。术前均予肛门周围浅表和直肠腔内双超声检查,了解脓腔位置范围、分布走行和与肛门直肠及括约肌的关系。
治疗组术中超声指导。将探头在直肠腔内不同平面扫查,显示脓腔,观察其位置、大小、与肛门括约肌等关系。显示内口位置,测量深度,在肛周精确定位,提供最佳入路点。沿括约肌间沟作一弧形切口,血管钳钝性分离脓腔,根据超声情况直至脓腔的最顶端,引流出脓液。示指伸入脓腔仔细探查,不留死腔,清除坏死组织以充分引流。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多次冲洗,经切口缘皮肤置入自制引流管。根据脓腔大小修剪引流管的长度,头端放置于距脓腔最顶端1 cm。再次探查有无脓腔残留。对照组术中无超声介入,以直肠指诊、探针、穿刺等方法查找内口、脓腔及支管的走向、数目和位置,余手术方法同治疗组。
治疗组术后3天起,每隔2~3天换药前超声检查,观察脓腔基底部的恢复情况,适当抽退引流管。对照组术后每隔3~4天逐渐抽退。直至脓液明显减少、冲洗液清晰,彻底拔除引流管。术毕次日起,每日早晚2次中药熏洗坐浴,换药时用甲硝唑冲洗引流管及脓腔。肛门内塞甲硝唑栓及太宁栓。
1.4 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完全上皮化、无肉芽组织、无出血所需的时间。(2)创面渗液:结合Mulder[5]提出的理论进行积分设定,于清晨患者未排便及坐浴时观察敷料渗透情况,记录积分,所有纱布大小均为8 cm×8 cm。0分:创面鲜活,表面无分泌物;1分:渗液没有渗透1块纱布;2分:渗液较多,渗透1块纱布;3分:渗液很多,渗透2块纱布以上。(3)伤口疼痛情况:0分:无痛;1分:轻微疼痛(可耐受);2分:中度疼痛(需口服止痛药);3分:重度疼痛(需注射镇痛剂)。(4)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出血(出血量大于20 mL)、尿潴留、发热(>38.5 ℃)。(5)复发:半年内再次出现相似症状体征,确诊肛周脓肿复发。(6)成瘘率:半年内确诊肛瘘形成的发生率。
1.5 疗效评价 术后1个月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6]。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症状、体征得以改善,但创面未愈;未愈: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其中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6 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的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术后并发症(渗液、疼痛)评分后按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术后并发症(出血、尿潴留、发热)的发生率,及术后总有效率、复发率、成瘘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当1≤期望频数<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创面恢复时间的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如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并具有方差齐,采用双侧t检验方法;如符合偏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算出检验统计量及对应的P值,以P<0.05表示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2.1 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5.88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
2.2 疼痛和渗液评分 术后第3天,两组间疼痛和渗液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0.179、0.69,均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疼痛和渗液评分有 显 著 性 差 异(Z=2.091,P=0.037;Z=2.143,P=0.032);术后第14天,两组间疼痛和渗液评分有显著性差异(Z=2.164,P=0.030;Z=2.337,P=0.019)。治疗组在术后第7、14天,在减轻疼痛及减少渗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情况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创面渗液评分情况
2.3 并发症 两组术后出血、尿潴留例数无显著差异(χ2=0.342、0.152,均P>0.05),治疗组发热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3.927,P=0.048)。见表4。2.4 随访 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38,P=0.042)。随访半年,两组复发病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65,P=0.243);明确形成肛瘘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χ2=4.910,P=0.027)。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尿潴留及发热发生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及成瘘率比较
肛周脓肿多因皮肤感染或肛腺感染所致,其中高位肛周脓肿的病因以腺源性感染为多见。其手术治疗存在两种传统术式:单纯切开引流术和挂线引流术。相比这两种手术方式,目前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更具优势。首先,引流管自身作为异物,可刺激创面产生渗液清除坏死物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其次,配合冲洗引流,能清除脓腔深部的坏死组织,减少渗液积聚,抑制细菌生长[7]。而且小切口置管创伤更小,也减少了术后换药痛苦,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8]。
高位肛周脓肿相比低位肛周脓肿,由于病变部位深,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肛指常不易发现。而且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脓肿局限后给临床诊断更造成困难[9]。而肛周超声检查在早期能发现病灶,并判断脓腔大小及液化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经大量的文献研究报道,它能明确脓肿的分期、位置、内部情况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杜联芳等[10]认为,高频超声可以明确判断脓肿是否形成、脓腔大小、脓腔壁的厚薄以及单发脓肿、多发脓肿、脓肿之间是否沟通,对临床有指导价值。但是,关于超声介入术中术后治疗的研究和报道少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不仅术前使用超声诊断,同时运用超声介入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的术中和术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尽管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成瘘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笔者认为,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引流不畅或术中脓腔内间隔未打开,是高位肛周脓肿复发及早期重复扩创的主要原因。所以,术中应用超声检查,充分探查脓腔,可彻底打开所有间隔。术后利用超声检查择期拔管,并能及时掌握创面引流情况,提高了治愈率。有文献表明,创面愈合时间的延长,会提高肛瘘的形成率[11]。所以,更少的创面愈合时间可降低形成瘘管的几率,同时恰当的拔管时机也减少了人工瘘道形成的可能性。
创面疼痛和创面大量渗出分泌物是肛周脓肿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2]。本研究中,将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分泌物渗出情况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术后第3、7、14天得分,另外记录术后出血、尿潴留、发热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3天左右是创面炎症反应期,分泌物增多是正常现象,分泌物刺激创面并产生疼痛。所以术后第3天,两组的疼痛和渗液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7、14天渗出分泌物和疼痛比较,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笔者主要考虑,治疗组引流管置入位置、抽退和拔除引流管时机更为妥当,减少了引流管对创面的过度刺激,冲洗脓腔更为有效。所以相比对照组炎症反应更轻,渗液更少,对创面刺激越小,疼痛也相应减少,创面愈合更快。同时,术后因炎症反应而出现发热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超声全程介入围手术期,优势明显。术中使用腔内超声引导,可直观地掌握脓肿深部的形态、位置、范围、深度、分支腔隙等,为病灶彻底切开引流提供保障,提高了手术治愈率[13]。并最大限度避免了周围组织的损伤,在置管时避免了出现插管过浅引起的脱落、漏液或者插管过深导致的引流不畅。手术结束前再行超声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如有残留病灶,可继续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探查。术后超声检查可以协助精准拔管,过早拔管易引起复发或急性炎症慢性化,过晚则可能增加人工瘘道形成的几率。另外,超声检查为无创检查,不管术中术后超声检查,对于患者都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本研究中尚有不足之处,由于手术及治疗过程的特殊性,对两组的疗效评估无法做到完全盲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评估偏倚。另外换药中各医师换药手法略有差异,对于拔管时间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差异,对疗效评估可能有一定偏倚。
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是肛肠科的难点。寻求一种既能减轻疼痛,又降低其致瘘率的手术方法,是我们长久以来的目标。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临床疗效确切,在微创、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同时,缩短了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结合了现代超声诊疗技术,将超声全程介入置管引流术围手术期,为该术式保驾护航,进一步减少了脓肿复发及肛瘘的形成。同时,超声引导手术相比CT、MRI等辅助导航更加方便、经济,即使多次检查也不会大幅增加医疗开支,可行性较高,广大基层医院均能够普及[14]。因此,超声引导下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疗效显著,有乐观的运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