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9-10-20 19:32占发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供给侧改革改进措施

占发禹

摘要:固定资产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依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分析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预算要精准、制度要完善、资源要共享、引入绩效考核和强化会计核算等方面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改进措施

固定资产是高职院校资产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高职院校发展和“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双高”建设的基本条件,是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供给侧改革下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短板就是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论证不够,缺乏严谨的配置计划。高职院校新增国定资产大部分是以院系、部门为主进行购置,论证、制定购置计划、组织实施是以使用部门为主来完成,由于没有统一管理部门的协调、论证和监督,无形中造成大量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等。有些资产的购置缺乏整体性,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产调剂制度,缺少资源共享,导致一些资产闲置;有些资产的购置缺乏长远性,是为一次竞赛活动购置等,竞赛结算后该资产的使命基本就结束了,导致一些资产的浪费。

(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时常出现账实不符。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高校无偿使用,长期以来形成“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倾向,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很少注重资产的优化配置、余缺调剂和内部集中管理。部分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完整、管理水平低下、资产管理混乱;从固定资产购置、领用、报废等各环节处理非常随意,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十分落后,与会计账簿的核对困难,家底不清,账物脱节,账实不符。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共享不畅通。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清晰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原有的一些制度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修订和完善的,结合实际不够细,对各环节的要求相对宽泛,没有随着新形势和新情况的要求进行及时予以修订,缺乏详细的、具有操作性的资产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制度无法执行或者选择性执行。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主要停留在统计功能上,主要登记固定资产的购置,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调配和处置等环节相对滞后,无法实现国定资产的全程动态管理;没有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三级管理机制,无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四)处置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的大幅增加,部分高职院校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存在随意性问题,有些资产使用部门私自处置报废固定资产,没有按照制度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处置也不进行评估、审批,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有些固定资产未到报废期限、维修后能继续使用提前报废,造成资源浪费。监督和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重大项目、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来购环节等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固定资产使用、处置等环节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二、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改进措施

(一)完善预算审批,达到精准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于管理者,效益理念是保证精准预算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力度,对于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应从院校层面统筹规划、论证和审批,避免重复购置等情况,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实现精准预算。各院系、部门要在院校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交本部门详细的购置计划。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对提交购置计划中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经费使用计划等进行论证和审批,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使用情况、绩效评价相统一,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

(二)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运行。制定系统化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实现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前提,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和運行有章可循。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登记管理、调拨、维护维修、报废、处置流程,形成职责权限明晰、权责配置合理、运行程序科学、监督制约到位的固定资产系统化管理体系。制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到个人,防止出现集体负责而实为无人负责的现象,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高职院校应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契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实施高效的管理。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要具备完善全面的操作功能,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与教学、财务等各级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切实做好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工作,并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标准,将固定资产信息和教学、财务等信息形成共享数据库,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保障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能够规范、有序地运行。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三级管理机制,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达到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引入绩效考核,健全监督机制。绩效考核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最直接的方法,绩效考核指标应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使用效益、运行效果进行构建指标,如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损耗率、设备的闲置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分析,认真考核评价资产使用情况,掌握各类固定资产结构和使用的变化,加强资源共享,优化资源调配,提高使用效率。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监督机制,监督部门要全程监控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每一个环节,如在购置环节主要查看审批手续和采购程序是否全面规范,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是否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购置等;在验收环节主要查看验收清单和实物是否相符,参数是否逐一核对,验收是否按时登记备案,档案是否按时移交等;在使用环节主要查看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用途是否匹配,使用效率是否达标等;在处置环节主要查看报废处置手续是否齐备,处置收入是否遵循“收支两条线”等。

(五)强化会计核算,完善账务管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固定资产、存货等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的出台,统一了现行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高职院校要按照政府会计准则要求,进一步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固定资产等资产数据,完善会计科目设置,确定各类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细化折旧范围,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计提折旧。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应多与财务部门沟通,对固定资产财务信息实时共享,让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固定资产账务信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配置及运作情况,实现固定资产配置的最优化,切实提高资产使用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谢增明.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7年9期.

[2]朱凤秀.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年12期.

[3]李敏.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供给侧改革改进措施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