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军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回归生活”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本质和生活实际的关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学目标也是更好地指导生活。生活实践是学生一切思维发展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能力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身价值观,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和集体生活,实现良好地人生发展与成长。这就在客观上强调了学生必须关注生活,获得良好的生活认知,才能实现更好参与生活的目的。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生活化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寻求进行灵活运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进行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是充满情感的,有思维意识的行为个体。兴趣是他们自觉、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兴趣激发是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必然途径。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理论化和枯燥化的特点明显,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严重的应试思维影响,生活化教学被弃之不用,教师只会用理论灌输式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借助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和直观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比如在感受共和国巨变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家居环境、交通工具、生活物件等方面展開引导,丰富学生的感官认知,明确祖国变化和家乡变化是一体的概念,从而能够从日常生活表现中对综合国力等内容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听爷爷奶奶讲故事,进行旧事物的搜集整理,实现动手动脑的全面参与,全面感受到生活的变迁和发展,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在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只是进行死记硬背,学生根本无法进行灵活运用,也无法实现有效指导生活实践的目的。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简单的说教行为并不接受,需要有理有据的事实支撑。实践是一切理论知识的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逐步发展,提升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比如科教兴国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手机的更新换代,民族品牌和国外品牌的激烈竞争,引导学生意识到没有创新发展就会受制于人,最后被淘汰。从企业到国家,这都是一样的道理,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本质就是创新。通过这样形象、具体的案例解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实现了良好的情感目标培养,强化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三、进行生活化活动评价,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的直接忽视课堂评价,有的也只是从教学内容等单一角度进行评价,没有发挥全面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评价,全面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其中学生的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态度进行评价,引导他们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堂中的合作精神拓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总之,教师要做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生活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都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生活学习当中。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深化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让学生通过重复的做题来到深化记忆的目的,给学生造成严重的作业负担,而且无法达到高效率的作业效果。德育落实到生活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社区调查,统计人们的用水用电情况,从而对庞大的资源消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资源节约的宣讲活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履行公民职责。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实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德育的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学目的也是指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生活化教学是有效教学和素质培养的必然选择。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理论灌输模式的弊端和问题,本着对学生负责和对教育负责的原则,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及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 罗晗.云南师范大学 2009.
[2]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想道德教育[D].杜丽娇.湖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