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019-10-20 07:21杨娟郭东梅
科技风 2019年27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

杨娟 郭东梅

摘 要:目的 探讨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照实验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两组,比较阶段性教学效果。结果 对照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0.5±11.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7.6±9.8)分,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蓝墨云班课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模式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必修课,学生学好本门课程,可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但其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尤其是免疫学相关内容,加之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加之,以往的教学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环节单一、枯燥,学生参与感低、学习兴趣不浓厚,师生互动性差,更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模式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蓝墨云班课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以手机作为载体进行线上和线下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课堂内外的即时反馈教学互动支持,实现师生之间的资源推送、教学互动和反馈评价,[1]且蓝墨云班课中设立了经验值奖励机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对传统教学模式和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力相同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蓝墨云班课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两组,每组100人。

1.2 方法

分别以传统教学模式和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授课。对照组:以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包括教师讲授、课件展示、作业练习等环节。实验组:以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课前通过班课发布教学课件、视频、学习任务等资源,学生进行查看、自学、完成任务并获取相应经验值。课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对自学情况进行总结,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疑难点拨,并结合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抢答等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度,最后发布相关测试题巩固、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并获取相应经验值。以三个月为期限,在期限末以统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验,以检验教学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 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学生阶段考试成绩结果。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为(80.5±11.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为(87.6±9.8)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相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下图。

3 讨论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系医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分为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三大模块,对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繁殖、诊断、预防以及免疫学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阐述绍。[2]课程内容枯燥、抽象,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其产生审美疲劳,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厌恶感,在这种模式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中会频频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发呆等现象,教學效果不甚理想。[3]近年来,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各个行业的运行模式都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求变、求新,教学行业,尤其是教学方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求变,以更好地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

蓝墨云班课以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为目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与实时反馈需求的移动教学APP,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资源共享和评价体系。[4]教师可通过云数据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教学任务获取相应的经验值,为了获取更多经验值,在学习中,学生便会更加积极、主动。[5]

本次实验将蓝墨云班课应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上课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差的短板。在课前、课中、课后整个过程中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提高了师生互动频率与效率,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4 结语

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在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219-220,240

[2]姚展妮.浅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对高职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J].学理论,2012,(12):226-227.

[3]王海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3):63-66.

[4]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219-220.

[5]李加棋,商丽媛.移动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山西农经,201(6):111-112.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蓝墨云班课手机平台在班会活动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