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钰
摘要:游戏与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游戏能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满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碰触的需求,实现情感与智慧互相平衡的目标。教学是幼儿园无法剔除的部分,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需要有效渗透游戏与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与游戏,从而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和生动,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本文针对游戏与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展开分析。
关键词:游戏与课程;幼儿园教学;渗透
一、幼儿园教学中渗透游戏与课程的意义
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游戏的热爱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游戏,能激发游戏隐藏的教育契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判断幼儿发展的线索;同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协调好不断变化发展的自我意识,促进自身在体质发展、社会性、智力建设、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提升。当前学前教育纲要明确表明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基础性活动,需要教师积极了解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准确掌握时机进行引导教育。同时有机融合游戏环节与教育课程,有效集成游戏与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及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展示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创造性发展,发挥出科学的教育价值。
二、游戏与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第一,兴趣的激发。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游戏与课程,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工具,鼓励幼儿参与简单的操作活动中,使其获得直观感受。如在糖果分类的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按照颜色或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师开始活动前需要展开幽默有趣的谈话,让幼儿快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大家喜欢吃糖果吗?老师今天带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在大家吃之前,老师将会邀请几位小朋友将糖果分类。当幼儿了解了相关的要求之后,很快就将带来的糖果分好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操作题,并简单阐述要求。通过前面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有了分糖果的实践经验,能够快速完成操作题。让幼儿园的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分类学习,让他们真正认识事物的表面和事物的内在。因此,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即能够从游戏与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适当渗透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如中班幼儿学习《找找电话号码》的数学知识时,若教师只要求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字,往往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具体如下:教师向小朋友提問:大家如果遇到和家长走失的情况怎么办?有的同学会说求助于别人或者警察,但是如果警察或者帮助你的人问你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你知道吗?哪个同学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多少?教师把这些具有生活化的问题带入课堂中让学生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同时又学到了知识;接着,教师可以进入本课的正题:大家知道吗?动物园中的小动物也有手机,一起找一找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很好地渗透游戏与课程,还能让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二,实践平台的搭建。爱玩和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幼儿的这一特征,积极组织幼儿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并将教学游戏融入活动中,使幼儿边玩边学,发挥出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通常实践平台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究科学知识,通过游戏的巧妙融入来搭建实践平台,有利于幼儿充分感知所学内容,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有趣的数学》为例,其中涉及“熊大宝宝找朋友”的课堂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熊大作为课堂的主人翁,让熊大在森林里寻找不同颜色的花朵,然后把花朵和颜色进行搭配,把不同颜色的花朵送给不同的朋友,则让学生学会了颜色的辨识,又通过赠送不同的花朵让学生学会了对颜色的归类。由于该活动相对简单,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采用示范式教学,往往会导致幼儿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可要求幼儿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不同的纽扣进行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涉及的操作,以便幼儿快速完成操作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植物,增加了他们参与演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提升了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动手性,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第三,自主学习。在幼儿自主学习中渗透游戏活动时,教师必须要为幼儿创造安全的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往的学前教育得不到重视,有些教师错误地将学前教育等同于小学教育,片面地认为幼儿园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新时期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更加注重幼儿天性的解放与兴趣的培养,强调在幼儿兴趣高涨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使幼儿边玩边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以《8的分合》为例,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即:教师和幼儿分别充当妈妈和宝宝,将数字1~7贴在幼儿身上,数字8贴在教师身上;当教师说“8可分为1和7”时,贴有1和7的幼儿要走到教师身边;当说到“8可分为2和6”时,贴有2和6的幼儿要走到教师身边,以此类推,全部完成之后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数字8的分与合。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游戏中,才能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幼儿参与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的游戏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与具体的教学环境相符,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越来越尊重幼儿及其自主学习需求,游戏逐渐发展为幼儿园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有利于推动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杨 菲)
参考文献:
[1]陈迎春.游戏与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