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9-10-18 09:35姚冠新范雪茹徐静
物流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

姚冠新 范雪茹 徐静

摘要:当今社会生鲜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减少此类安全事件的發生,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侧面暴露出生鲜供应链不同主体和不同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文章首先基于供应链视角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行回顾,然后从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的维度对相关文献归纳梳理、综述评价,之后提出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综述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的民生问题,不仅降低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危及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而且制约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徐静,2018),从侧面暴露出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奚雷,2017;王艳萍,2018)。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是指供应链各个环节或各个主体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基于供应链视角对我国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行回顾,然后基于研究深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三方面,再基于研究广度,从生鲜农产品不同分类、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主体、不同环节三个方面,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综述评价,从而发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期以为政府、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提出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和提升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供应链视角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回顾

我国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源于食品安全研究。建国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是除“温饱问题”外最严重的民生问题之一。1974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首次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以食品添加剂为报告对象,回答了怎样使用食用色素(北京市卫生防疫站,1974)。从此,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并于2016年达到研究顶峰,中国知网收录文献达到7413篇(见图1)。2000年的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率先在北京推出食品安全工程(张铁林,2000),并聚焦于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此后,全国各地范围内开始推行食品安全工程并展开研究,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于2017年达到2204篇(见图2)。不仅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学术关注度逐年上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学术关注度也逐年上升(见图3)。

基于供应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自供应链与农业首次结合(黄福华,2002)以来,吴方卫(2004)和黄祖辉等(2005)相继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从此国内展开了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又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2供应链视角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深度现状

随着供应链理论不断成熟,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从宏观研究、中观研究逐渐发展到微观研究。基于研究深度,本章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讨论(见图4)。

2.1宏观层面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状的总结、问题的提炼和对策的提出。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发现存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过长、冷链物流系统落后、信息化系统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标准缺乏、链上主体不成熟(赵芳,2010)、链上监管缺失等问题(奚雷,2017)。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发展冷链物流技术(李睿,2016)㈣、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管、建立信息共享和公开机制、提高主体成熟度并培养核心企业、建立流通质量安全标准、建立信息追溯制度等对策(陈雨薇,2015)。此外,还有学者基于HACCP原理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构建以超市和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模式(陈素敏,2017)、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苟建华,2017)等对策。

2.2中观层面的模式、系统和体系机制研究

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1)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一些学者分析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基于核心企业视角,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模式分为源头控制型、加工控制型、流通控制型、终端控制型(张蓓、杨学儒,2015)和营销控制型(党亚梅,2016)。(2)质量管理系统。一些学者侧重系统构建,以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从过程质量集成系统出发,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钱莹,2007)。(3)质量安全体系机制。一些学者基于不同视角、聚焦不同地区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保障体系。例如,申强(2017)基于“互联网+”视角,谭立群(2012)则聚焦河北省,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还有一些学者建立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雷勋平,2017)和风险控制机制(孙立荣,2009),以此来控制信息风险、合作风险和主体风险(王艳萍,2018)。

2.3微观层面的信息可追溯、风险评估和行为策略研究

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1)信息可追溯。构建完善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十分重要,李慧良(2011)从四类生鲜农产品出发,对现有的可追溯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沈敏燕(2017)针对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冷链物流信息溯源模型,建立冷链物流信息溯源系统,从而提高果蔬类农产品的安全水平。(2)风险评估。识别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质量安全风险可以预防并减少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王雪娇(2016)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TOPSIS法评价风险因素的综合风险值。(3)行为决策。应用博弈模型,刘小兰(2015)分析了收益惩罚共享契约对农户安全生产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作用;古川(2016)研究了消费者质量识别与否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和价格决策的影响;而石金雨(2018)网则研究了原材料供应紧缺与否对农户和加工企业行为策略的影响作用。

从研究深度来看,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有:(1)微观研究较少,研究深度不够;(2)定量分析较少;(3)缺少生鲜农产品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4)缺少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研究。

3供应链视角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广度现状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任何环节和任何主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奚雷,2017)。所以,一些学者从供应链不同主体、一些学者从供应链不同环节、还有一些学者从生鲜农产品不同种类出发,分别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基于研究的广度,本章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讨论(见图5)。

3.1基于生鲜农产品不同分类的研究现状

交通部、农业部将生鲜农产品界定为“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以及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依据“生鲜三品”划分机制,又将生鲜农产品分为三大类,即果蔬类、水产类、肉类(朱仕兄,2013)。这三类生鲜农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特点、供给特点和需求特点,所以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供应链(杨平,2008)。不同生鲜单品研究重点不同且研究空间很大(杨歌谣,2018)。

(1)果蔬类:果蔬农产品供应链存在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检验检疫机制和质量安全体系匮乏、物流技术和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生产主体小且分散、质量管理体系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培养消费者安全意识、完善检验检疫机制、加强道德风险防范、发展冷链物流、建立信息可追溯制度、促进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运营等对策(王梦月,2015;陈雨薇,2015)。沈敏燕(2017)针对果蔬类农产品的生产源头质量安全问题,设计了冷链物流信息溯源系统,实现了冷链物流信息记录和查询。(2)肉类:为保障肉类质量安全并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需要构建涵盖原材料安全采购、全面质量管理、溯源管理、全程冷链管理和安全信用管理的肉类安全保障体系(邹同品,2009),同步实行前移肉类质量检测关、增大问题肉类企业处罚力度、构建信息可追溯体系等具体措施(修文彦,2010),并逐渐提升家庭成员对消费者购买无公害肉类的认同程度、信任程度、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张蓓,2013)。(3)水产类:邵征翌(2007)分析了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战略、水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战略、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战略、水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选择战略、水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战略等一系列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战略。

3.2基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主体的研究现状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主体可以分为生产资料供应主体、生产主体、流通加工销售主体、消费主体(李季芳,2007)。生产资料供应主体指售卖饲料、农兽药、种子、幼苗、化肥、机具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商;生产主体指生产、培育、种植生鲜农产品的农户、农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流通加工销售主体指进行初加工、流通配送、贮存、售卖等活动的商贩、超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农业龙头企业等。

首先,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流通加工销售主体。陈素敏(2017)从生产者、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四个供应链主体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而张蓓(2015)进一步构建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研究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方向。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核心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最优(张蓓、杨学儒,2015)。孙立荣(2009)以超市为核心企业,建立了基于超市检测体系的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及运行机制,而张蓓、黄志平(2014)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模型,实证研究了农业企业能力等8个因变量对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响。

3.3基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研究现状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供应、采购、生产、加工、流通、贮存、销售和消费等环节(李政,2013;张蓓,2015),这些环节均可能造成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王雪娇,2016;韩美贵,2007)。所以,为了保证最终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全程控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陈素敏,2017)。

生产资料的供应和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培育、种植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起始环节,起始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容易导致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例如“添加激素的鸡饲料”、“瘦肉精”、“果蔬农药超标”等事例;加工、流通、贮存环节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中间环节的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例如“硫磺银耳”、“人工无骨鸡爪”、“硫磺生姜”等事例;销售环节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环节,不干净的销售场所也会对生鲜农产品造成二次伤害,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造成质量安全问题。所以,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最主要环节是源头生产,其次是加工、流通环节,最后是销售环节(文晓巍,2012)。针对流通环节,邓俊淼(2006)提出了两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分别是:以企业化为批发市场和超市为核心企业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了解决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制约因素,孙春华(2013)建議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政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行业标准、培育冷链物流,而相关企业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专业人才等。

从研究广度来看,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1)缺少生鲜农产品单品的研究;(2)缺少生产主体的安全供给的研究;(3)缺少生产资料供给方面的研究;(4)缺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具体研究;(5)缺少国家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6)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以及研究的滞后;(7)信息可追溯以及信息共享研究不够深入。

4研究展望

基于研究回顾和现状综述,本文进一步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从质量标准体系构建、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生鲜单品研究、生产主体安全供给、生产资料法律法规制定、加工流通环节法律法规制定、信息可追溯和信息共享等七个方面展开讨论。

4.1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鲜农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生鲜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建立在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明确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生鲜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普及,进而实现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4.2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

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2014至2015年期间,有471项输日农产品因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遭到废弃、退货等处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5亿美元以上(蔡宁宁,2017),质量安全问题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贸易损失和生鲜农产品的浪费。我国应逐步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贸易国家质量安全标准接轨,指导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降低生鲜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壁垒。

4.3生鲜农产品单品的研究

生鲜单品产品、供给、需求特点不同,形成的供应链具有差异性,质量安全研究重点具有差异性。为解决不同种类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就要针对具体生鲜单品供应链进行研究。

4.4生产主体的安全供给研究

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预警、控制和管理十分重要。现有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多集中在链上的核心企业,借助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源头生产主体的重要作用。质量安全控制不仅仅是核心企业的责任,生产主体也应该负责起安全供给责任。

4.5生产资料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

完善生鲜农产品生产资料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可有效从源头抑制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资料是导致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因素之一。现在很多生产主体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兽药。国家关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资料控制的政策法规较少并落实不到位,导致有毒有害农药、兽药泛滥于市场,生产主体购买行为得不到管制,造成最终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6供应链中加工、流通环节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严格管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加工流通环节可以维持生鲜农产品市场秩序。由于生鲜农产品的产品特殊性质,加工流通环节会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加工流通环节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4.7信息可追溯以及信息共享研究

信息可追溯和信息共享可以減少因信息不对称、信息断链造成的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供应链构建和协调的前提。信息不共享将导致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协调,进而导致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所以,未来应该重点研究信息可追溯和信息共享公开。

猜你喜欢
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