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2019-10-18 08:50吴彤杜雨函韩福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意识形态新时代

吴彤 杜雨函 韩福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如何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探析教育路径、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意识形态;大学生;新时代;教育路径

高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大学生受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导致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上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巩固大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期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新时代下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为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在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时,应立足于人的个体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基础内容。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良好态势

1.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越发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高校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全国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日益壮大"

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是否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部分高校领导层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学院、各位教师及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效果的最优化。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bL~X存在不足

由于一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不足、举措不力和管理不善等問题,使得部分教师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只追求课堂效果,导致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轻视意识形态教育的现象。

2.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配合不足

首先,高校思政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协同教育配合不足。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思政相关课程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思政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学校与学生家庭间配合不足。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协同配合,才能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灌输。最后,高校教育与社会资源配合不足。符合00后大学生思维特点的网络新媒体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3.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反应知行不一

部分学生接受和认同当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态度比较模糊,不确定性比较强,存在较大的可变性。在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下,不能正确分析面对社会热点现象,价值观方面也出现了诸如盲目推崇个性、物质等不良等思想。

二、新时期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客观趋势。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迅速涌人,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着大学生的思想视野,促使大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西方教育理念的引进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启示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理念,部分学生出现了诸如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性己成为客观事实,这正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反映,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多元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各种文化间的冲突也随之表现了出来,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弱化作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精神发展的消极道德现象也开始渐渐显现出来,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

(三)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丰富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扩充了教育资源。但相对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教育者的绝对权威性被削弱;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日益复杂,在其接受意识形态教育时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隐蔽化,从而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四)高校教育机制滞后性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讲授为主;以学工系统的思想教育为辅,以陆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活动为载体。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的滞后受到教育模式僵化、教育内容与社会脱节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与模式易引发大学生逆反心理,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缺乏创新,与社会现实脱节,更导致意识形态教育难以被大学生接受。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析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中,不能简单传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还要对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和西方意识形态进行辩证的分析。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手段,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拓展实践途径,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形成多维度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一)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高校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增强高校教育者的隐性教育能力,丰富教育形式,转变重专业教育、轻思政教育的观念,将意识形态教育隐性渗透到各类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显性与隐性教育的双重引导下,将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从而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股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等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要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情况;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內化于高校教师的教育,为学生形成示范作用,使学生自觉的产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以此促进和推动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深人开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拓展意识形态教育实践途径

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意识形态教育,创设相关实践场景,将意识形态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内化于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首先,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渠道,保持合作渠道的系统性、持久性和吸引力,同时根据时代特征及时调整大学生的实践方式方法,确保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其次,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的管理及规章、制度的执行当中,并做到办事公平公正,评判有理有据,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四)主动利用网络新媒体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适当规范监督媒体和网络的导向,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唱响意识形态教育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时代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应通过网络将师生交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由通畅,这种模式使得大学生的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成为了可能。高校还应通过建设学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途径,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力度;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于无声中酝酿芳华,循序渐进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意识形态新时代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