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洪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急需要更多大量和专业人才,高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改进方式,探讨更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实践
高中数学作为全体学生必修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重要比重.然而当前数学教学中,师生迫于高考压力,往往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忽视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绩,但并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教学现状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探索性,并在此过程中解决问题.该学习方式能够灵活地运用于校内外的教学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可应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便于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应用,为传统数学教育方式及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条件.研究性学习同传统的兴趣小组以及奥数训练班不同,不仅在于知识点的应用,需要联系各学科知识点.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过程,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到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建立联系,最终去解决新的问题,挖掘各学科的关系.换言之,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育的推广中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还是受到明显限制,无法摆脱高考所带来的压力.这就导致在研究性学习的推广难以维系.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缺乏针对性课程,虽然部分学校开设课程,受重视程度往往低于其他课程,导致师生出现怠慢心态,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全面认识,在无形中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最后,由于很多教师专业水平欠缺,未能达到研究性学习所需的知识水平,导致研究性学习难以推进,终将使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化为一纸空谈.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策略
(一)运用教材进行研究性学习
发掘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从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个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完善,都伴随着不同独特的经历.所以教师可以将某些公式、定理、概念等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将枯燥的、形式的逻辑链条还原,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家式的思考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点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例如,数学(人教版)模块4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方面结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等.只有引导学生探索这一结论,才能真正运用这一结论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将其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y=cosx图像是否有对称轴?共有几条?表达式是什么?将这些问题贯穿于研究性学习之中,不断锻炼数学思维,建立逻辑链条,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3].
思维是一种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自主性.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路人,应当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断发散思维,让学生在不断自我思考中去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an},{bn}是相同项数的等比数列,那么{an+bn}是等比数列吗?同时anbn是什么数列?这一例题完全可以应用于研究性學习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等方法不断研究新问题.
(二)将开放题型进行有效应用
研究性学习具有科学性,掌握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灵活的数学思考方式,从而提升数学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开放的教育方式下,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不断深入探索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本质[4].开放题型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路,通过对开放题型的思考运用,增强对基础知识点理解运用,这对研究性学习有着独特的意义.
(三)改革课后作业学习模式
课后作业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对课堂知识理解运用的实地检验.作为占有大量时间比重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传统教育下的数学作业往往采用“题海战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疲劳心理,难以实现课后作业的意义.在研究性学习条件下,通过改进作业模式,增加提问式作业、家长参与式作业、社会问卷调查式作业等方式,增加作业的实际应用性和可参与性.
三、结 语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数学教育全新的探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意义.在当下数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能掌握高考所需知识,又能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提升创造力,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传统的数学教育经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必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伯春,侯峻梅,陈锴,等.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1-75.
[3]甘海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
[4]马红艳.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