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2019-10-18 02:41魏新坤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顶层设计现状

魏新坤

摘  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各行各业展开,主流媒体如何更快的适应5G等新技术,将县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需要探究的问题。上级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格外重视,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避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面子工程,做好人才建设、传播方式、功能服务等方面的改进,才能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既有里又有面。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现状;顶层设计;底层思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06-02

融媒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媒体,而是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运作方式,要看到传统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的可取资源,融合其他新兴媒体在新闻宣传的独特方式,实现开放、共享、跨媒体、物联、人工智能,以数据为中心,以用户和服务为基本点的网络生态环境。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就是深度融合社会人力,物力,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化机制、人事、薪酬等方面的改革,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巩固人民群众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高度,充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

1.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融,而不是合

移动互联网技术到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从单屏的电视机到多屏的电脑手机再到跨屏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发展到现在的虚拟现实终端和全息投影,受众可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受众的目光从纸张和大屏幕中聚焦到智能小屏上,满足用户的多层面精准化需求,更具体验感,增强媒体用戶的黏性。

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大部分主流媒体积极响应上级媒体融合的号召,颇有成效,但绝大部分县级媒体没有对此进行充分的定位和认识,对上级媒体照抄照搬,将新老媒体聚集起来,内容共享,人才共享,只是将各媒体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物理相容,没有认清何者为容器,何者为溶液。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以互联网为容器,将其他媒体进行化学相容,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

1.2  对受众认识不足,生产内容与受众需求不匹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具选择的多样性,个性化突出,信息发布实时快捷,互联网让传统的受众身份发生了变化,受众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亦是信息的传播者,从IT到UGC、PUGC成为常态。

科技的进步,让用户对信息的质量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的衔接,H5,AR,VR等产品受到受众的广为传播,传媒不得不和新型媒体进行融合,适应并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在县级媒体转型过程中,其内容生产只是充当了信息的搬运工,内容,形式都与受众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别,内容维护情况不理想,单纯只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复制黏贴直接放在两微一端平台,原创性和互动性不足。甚至有的栏目超过1个月没有更新的情况。

人民日报客户端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互动H5《“军装照”H5》,帮助网友生成自己的虚拟“军装照”,创意、技术、时机都很重要,是内容生产优秀的典范。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考

推进县级媒体融合是一个曲折的历程,毋庸置疑的是媒体融合给网络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新闻宣传效果明显增强。必须要建好、建牢基层,从思想理解接受习总书记提出的媒体融合要求,采取内容为王的战略,不断突破创新适合县级融媒体建设模式,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2.1  总结上级媒体的建设经验

央媒的“中央厨房”储备了大量技术经验,省级媒体丰富的数据库和资金拨款,都为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提供了支持。县级融媒体可以直接利用省级媒体提供的先进设备,技术,人才,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但不能一味依靠上级媒体的帮助而缺乏自主性,要进行良性的互动,在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对上级媒体的经验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才能实现转型的成功。浙江长兴融媒是中宣部首个推荐的融媒样本,这家县级的长兴传媒集团,秉持“有容乃大,合作乃强”的理念,壮大主流声音,囊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和客户端等全媒介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紧紧跟上了这个融合转型的新时代。

2.2  自主开发独特的建设模式,用好人才是关键

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已有员工的专业技术,让每个人各尽其能,善于运用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潜力。专业人才队伍对本县进行实地考察,利用本地的“灰度空间”,基于本地的社区民情,大胆创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多渠道分发的技术平台,这是媒介融合的第一要务。考察本地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创建服务性App,或与已在本地使用成熟的App合作,从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方面入手,重点打造“掌心”客户端,以新闻资讯为牵引,发展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切实为民众办实事,解难事,打造人民群众喜闻悦见的、离不开的“本地化小百科”客户端。

2.3  实现运营方式的转型

媒体运营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明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什么?融媒体中心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单纯的进行新闻宣传?还是新闻宣传+政治服务?亦是新闻宣传+政治服务+用户服务?便士报的经典案例,用广告来支撑新闻再生产已成为过去,不再适应当下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需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就应该充分考虑跨界融合,模糊媒体间的界限,充分利用互联网,用服务提升用户影响力。

河北广播电视台牵手业内巨头,增加创收渠道,与腾讯、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头签约,通过版权营销增加创收,并成为新媒体中心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河北广播电视台头条号正式上线运营6个多月,用户超97万,视频播放量超6.1亿,同时,还开创了两个“第一”,即:第一批与腾讯、今日头条进行版权运营的广电媒体;河北广播电视台头条号成为河北传统媒体第一头条号。改变运营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2.4  思想改变是关键

媒体要融合,思想首先要改变,学习是抓手。大多数县级媒体的融合只是上传下达,没有掌握上级要求。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也是每一个人民群众的事,从思想上理解、接受融媒体改革,不能腿已经迈进了融媒体的改造,身子在工业时代,脑子还在农业时代。思想上接受融媒体建设,并理解其中的缘由,县级融媒体建设工作才能得以进行。才能更好的适应5G移动互联网时代,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公益授课,让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和人民群众感受到融媒体带来的便利,相信融媒体得建设充满可能性。

3  总结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是媒体机构的简单相加,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物理和化学的双重融合,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互相取长补短,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共生状态,是融,而不是合。一些县级媒体融合工作在第一波建设热潮后戛然而止,在本人看来,是因为这些县级媒体没有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反映了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反思之处。“郡县治,天下安”,如何管理好郡守、府尹、县令这三级中国最重要的地方官吏,是历朝历代中央执政者心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可造之举,只有迎合本地的社区民情,从思想上接受融媒体的建设,创造人们喜闻悦见的新闻内容,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融媒体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共同努力,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饶雷,肖婧为.媒体融合的方向渐趋清晰——专访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J].中国广播,2018(8):

27-30.

[2]赵晚珍.县级融媒体建设现状与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

[3]谢新洲.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记者,2018(10).

[4]胡正荣.媒体融合驱动力在哪,怎么做?[J].国家广电智库,2019(7).

[5]胡正荣,李奎.推进媒体融合,建设智慧全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J].对外传播,2019.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顶层设计现状
加强全媒体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县级融媒体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级融媒体广播新闻报道转变思路分析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