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果桑桑叶茶感官品质加工工艺对比试验初报

2019-10-18 05:44陆春莲孙晗靖金雅慧赵健根
蚕桑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叶色色泽桑叶

陆春莲,孙晗靖,金雅慧,赵健根,缪 强*

(1.杭州市富阳区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400;2.杭州市富阳区植物检疫所,浙江 杭州 311400)

桑叶微苦气淡,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以及黄酮、可溶性糖等多种营养保健成分;大量文献资料及民间验方记载证实,桑叶药性平和,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聪耳等功能,具有减肥、养心养目、防癌抗癌、降血糖作用[1~6],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植物。同时研究发现,桑叶制茶后的矿物质量、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茶叶或原料桑叶[7~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天然保健食品需求的增加,桑叶茶将逐渐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保健饮料。但由于受到桑叶内所含成分影响,近年来制作加工的部分市售桑叶茶豆腥味重、汤色暗褐、干茶叶底发暗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11],影响其品质。为解决富阳境内果桑叶夏伐后基本处于闲置不用状态,结合文献报道桑叶干茶色泽褐绿、茶汤汤色绿黄、滋味甘甜爽口、香气醇香持久等品质特点,于2018年初霜后围绕提色、增香、爽口等要求开展果桑桑叶茶感官品质加工工艺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桑树品种:粤椹大十,生长于新登镇长兰村蚕儿生产基地。桑树于2012年种植,目前处于生产盛期。

1.2 桑叶采摘及前处理

1.2.1 桑叶成熟度及采摘期处理

桑叶的采摘时间、质量及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桑叶茶的品质[12]。生产中为确保果桑营养供应,春季一般不制作桑叶茶。据研究,晚秋后桑叶次生代谢产物比春夏季要高,特别是黄酮化合物和多酚的含量晚秋后稍高于春夏秋初,霜后含量更高,因此制作桑叶茶使用霜后桑叶内质最优,其次晚秋[13]。霜降后以早晨8~10时采摘桑叶为宜[14],因此时桑叶其可溶性固形物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单宁少,具有一定量的茶碱类似物,做出的桑叶茶色泽好、香高,更符合人们饮用习惯。针对富阳果桑秋季闲置状态,以经过初霜的果桑枝条顶部3-4片嫩叶为佳,切忌在嫩叶中夹杂混合劣质老叶、病虫害叶。采前如遇多日天晴,应设法先喷洒清水去除灰尘再行采摘。

1.2.2 摊放

采回的新鲜桑叶含水量大,及时薄摊在洁净竹匾或水泥地上,摊放室内要求凉爽、通风,摊放厚度一般10 cm~15㎝,摊放时间视当时温湿度,一般在4 h-6 h,中间可翻动一次(如遇傍晚采回,最长摊放时间不要超过12 h),至芽叶自然萎软,光泽渐失转暗(此时鲜叶含水量65%~70%左右),以叶片不易直接折断为止。

1.2.3 选叶和加工前处理

加工前及时捡出黄叶和虫口叶,将干净桑叶老嫩一致归为一档,并切除叶柄部分。

1.2.4 切叶

因桑叶叶片过大不易杀青,杀青前一般用切桑机或多用切菜机进行切叶,叶片宽1.5 cm左右,长度根据叶片大小而定,可重复切2次。

1.3 试验方法

1.3.1 工艺流程

鲜桑叶—摊放(前处理)—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成品。

1.3.2 加工设备

杀青: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产6CSM-40型名茶杀青机;

揉捻: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产6CR-Z45型茶叶揉捻机;干燥: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产6CCP-60型茶叶炒干机。

1.3.3 各试验处理设置及工序

1.3.3.1 杀青温度梯度设置处理

目前桑叶茶滚筒杀青温度据整理有关资料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梯度:100 ℃~140 ℃[15-18]、140 ℃~180 ℃[19]、180 ℃~200 ℃[20]、260 ℃~300 ℃[14,21-22]、>300℃[11]。本次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控制相同初始条件,采用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产6CSM-40型名茶杀青机,设置330℃、340℃、350℃三个温度梯度,研究不同温度梯度对杀青叶质量(叶色、柔软度、香气)影响,具体见表1。

近年来生产及研究多采用微波、蒸汽、滚筒杀青,有研究表明,微波及蒸汽杀青均能较好保持桑叶茶的色泽、汤色、叶底等感官品质;微波杀青的总浸出率、总黄酮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但香气、滋味欠佳;蒸汽杀青则营养成分流失较多,同时两者的加工设备相对要求高、投资大,而滚筒杀青则因设备配置简单、采购安装操作方便,加工桑叶茶具高香鲜嫩、滋味香气最佳[23],生产应用多。

采用滚筒杀青时,从进料口均匀将切好桑叶条均匀慢速放入,温度依鲜叶老嫩程度控制,以投叶后听到轻微水爆声为温度适度,以将桑芽叶杀透杀匀为原则,杀青叶出来要求青味散失,呈现出淡淡的清香,叶软熟保持鲜绿;转速控制在出来杀青桑叶无爆焦点,直折而不断,微粘手手捏能初步成团为宜。一般要求桑叶水份蒸发达60%~64%,杀青时间要掌握适度,时间短,青味未完全散失,涩味重;时间过长,桑叶易受热焦边,颜色不好看。

1.3.3.2 揉捻时长设置处理

文献资料报道中档叶揉捻时长在5[18]或10 min~15 min[14-16,19],为观察揉捻时长对桑叶茶色泽及口感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最适杀青温度335℃~345℃制备杀青叶进行揉捻,设置不同揉捻时长处理(见表2)。

表1 杀青温度梯度设置处理参数Table 1 Setting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Green-killing

表2 不同揉捻时长处理参数Table 2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Rolling Time

采用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产6CR-Z45型茶叶揉捻机,控制每锅投叶量,机器启动后加压按照轻—重—轻原则进行,观察桑叶揉捻锅内叶色进一步加深,桑汁揉出,桑叶成条卷曲状为宜,不能有团块存在。

1.3.3.3 揉捻叶摊放时长处理

及时分解(抖散)摊放在竹匾内,一般控制在2 h~3 h内及时进行炒干或烘干,摊放时间过长造成氧化程度过重,叶片色泽偏黑并影响口感。

表3 干燥前揉捻叶摊放时长设置处理Table 3 Setting the Time Length of Spreading Rolled Leaves Before Drying

1.3.3.4 干燥处理

文献报告多采用烘干进行处理,温度一般集中在110 ℃~120 ℃[21]或120 ℃~130℃[19],烘干后再将桑叶处于100℃~120℃环境进行提香,时间1 min~3 min。本次试验为统筹加工时间,采用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产6CCP-60型茶叶炒干机。初始温度260℃,最高控制在310℃以内,注意桑叶在锅内当手捏不粘、手捻发脆,眼看叶脉呈蟹壳黄色、鼻闻具有清香味时即可出锅,本次试验炒制时间基本在1 h左右。

1.3.3.5 摊凉过筛

将制成的桑叶茶迅速倒入干净的容器内(不要用塑料容器)摊凉,冷却后用适当的筛子筛去过细的碎末。

2 成品桑叶茶感官审评方法

参考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重点对色泽和滋味进行审评。对每个加工处理取100 g桑叶茶样在样盘中摇匀,取3 g茶样加150 ml沸水加盖浸泡5 min,倒出茶汤,依次评审各茶样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因条件限制未开展),总分参照茶叶审评加权法计算,确定各因素比率分配为干茶色泽25%、汤色25%、滋味25%、香气25%。

3 结果与分析

3.1 鲜叶不切叶柄加工结果

鲜叶不切叶柄加工完成的桑叶茶中叶柄一般不卷曲,仍呈条状存在,需进行手工捡除增加生产成本;同时经观察,叶柄在揉捻、炒干过程中会对叶片作用造成沫、细片数量增加,影响产量。

3.2 杀青温度优化确定

综合现场观测,质地较嫩桑叶以335℃~345℃区间出来杀青叶叶色最为鲜绿明亮,温度偏过低则杀青叶未软熟并略带青气,温度过高则易造成叶色转黄并带高火味,因此中档桑叶杀青温度区间以335℃~345℃为宜。但杀青时可将初始投叶温度可在330℃,最高控制在350℃以内(中档叶),老叶最高控制在420℃以内。

表4 不同梯度杀青温度对杀青叶品质影响Table 4 Effectof Different Green-killing Temperature on Quality of Green-killed Mulberry Leaves

3.3 杀青叶摊放时间影响

杀青叶摊放后随着叶面温度下降,叶色也会从鲜绿明亮逐步失去光泽,叶色变深,因此观察得出,杀青叶摊放时间不需过长,可在叶面温度手感不热时即可进入下道揉捻工序。

3.4 揉捻时长对桑叶茶品质影响

观测揉捻叶出锅时叶色,处理揉捻叶统一经摊放1 h后进行炒干,温度基本控制在270℃~300℃区间,对比4个处理干茶冲泡后汤色、滋味,以确定最佳揉捻时间。

表5 不同揉捻时长制成桑叶茶感官品质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ensory Quality of Mulberry Leaf Tea Made ny Different Rolling Time

从试验结果分析,杀青叶不揉捻直接进入炒干则需在杀青机上走2~3遍,以杀青走2次炒干后干茶色泽最佳(走3次则色泽稍暗)。揉捻时间以5 min左右为宜;揉捻时间偏短,桑汁未完全揉出,桑叶形状未卷曲,干茶身骨感觉偏轻,同时影响干茶汤色及口感;揉捻时间过长,造成氧化程度偏重,则干茶色泽偏暗黑,影响商品性。

3.6 干燥前揉捻叶摊放时长对品质影响

因加工场地、设备配置等因素影响,在桑叶大批量采摘付制时,前后工序工效如不能很好衔接,则造成揉捻叶长时间摊放,随着摊放时间加长,揉捻叶氧化程度加深,叶色也随之逐渐从青绿向暗绿乃至暗黑转变。本次试验揉捻叶摊放3个处理,统一炒干温度基本控制在270℃~300℃区间,对比干茶色泽及冲泡后汤色、滋味,以确定最佳摊放时间。

表6 干燥前揉捻叶摊放时长对感官品质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Sensory 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Spreading Time Lengths of Rolled Leaves before Drying

结合观测和试验结果分析,摊放时间一般控制在2 h以内,以摊放时间控制在45 min~60 min进行炒制为最佳;摊放时间过长影响干茶品质。

4 小结与讨论

围绕加快蚕桑生产结构调整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试验以绿茶加工设备为基础,摸索总结霜后果桑桑叶茶制作工艺,并对提色、增香、爽口等品质加工关键工艺数据进行积累,为果桑桑叶茶规模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并从试验数据分析得知:

(1)桑叶经初霜后品质更佳,但生产中易受天气影响,因此一般在11月下旬后温度降至10℃以下即可进行加工。

(2)注意桑树品种的选择和统一。因桑树品种间生理特性不同,造成桑叶的个体大小、色泽、叶张厚薄等存在差异,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加工质量均衡统一,要注意桑树品种的选择和统一。

(3)一般桑叶茶采用蒸青加工,干茶色泽以绿见长,本次试验按照炒青绿茶加工方式,围绕桑叶干茶提色、增香,则需控制杀青温度、揉捻时间、揉捻叶摊放时间等关键工序配合。

(4)相关加工机械要合理搭配,否则易造成揉捻叶不能及时付制,摊放时间过长影响品质。

(5)改变加工品种单一局限。随着对桑叶茶功能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桑叶茶加工品种应向多元化发展,可积极开展其他乌龙桑叶茶、红茶等深加工技术。

猜你喜欢
叶色色泽桑叶
人生的色泽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西装新色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夏 荷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基于Lab模型的4种日本彩叶枫的叶色分析及其色彩应用
不同叶色紫苏花青素含量与成分研究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