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澳话与后宅话、厦门话词汇差异初探

2019-10-18 15:11林春雨
关键词:闽南话声母厦门

林春雨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汕头市,辖后宅、云澳、深澳、隆东四镇。县城1927年从深澳迁至隆澳(今隆东是原隆澳的一部分),1965年迁后宅至今。[1-2]后宅镇原来是隆澳的隆西乡,总面积43 平方公里,人口有4 万多,占全县人口的57%;云澳镇面积24.31 平方公里,人口2 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30%。

后宅话和云澳话都属于闽南话,但是差异较大,后宅话的语音系统接近饶平、汕头等粤东闽南话;云澳话的语音系统接近于厦门、漳州、台湾等福建闽南话。究其成因,云澳明清时属福建省诏安县管辖,一直到1914年才划归广东。后宅镇的居民多是原来饶平、澄海一带的移民;云澳人的祖先,多是镇守南澳岛的福建籍官兵及其家属和其他移民。

一、云澳话与后宅话、厦门话语音的异同

在进行词汇比较之前,先简略归纳一下云澳话、后宅话与厦门话在语音上的异同。

(一)声母

粤东闽南话与福建闽南话声母上的差异主要在于福建闽南话的十五音系统①依闽南地区地方韵书《彙音妙语》(黄谦,1800)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谢秀岚,1869)而定。和粤东闽南话的十八音系统,福建闽南话[b、l、ɡ][m、n、ŋ]均有,但两组之间是音位互补的关系,因此归纳为一套声母;而粤东闽南话音系中两组声母已可以区分意义,分化为对立音位。

云澳话保留更多福建闽南话十五音的特点:明、微母字“梦、民、面脸面、问”,后宅话读[m],云澳话读[b]母;泥、来母字“南、蓝、暖”,后宅话读[n],云澳话读[l]母;疑母字“五、严、颜、眼、银”,后宅话读[ŋ],云澳话读[ɡ]母。可见云澳话部分读[b、l、ɡ]声母的字未分化为[m、n、ŋ]声母。

泥、娘、来、日母字在云澳话中有少数混读,四母都有读[z][n]和[l]的字。读[z]的如泥母字“暖~炉”、娘母字“尿腻赁酿”、来母字“乱~写”;日母字则绝大多数读[z],也有读[n]的“软肉二人染~衫”等和读[l]的“忍~痛蕊”等。厦门话则四母不分,基本合流为[l]声母。

云澳话、后宅话与厦门话声母比较见表1。

表1 云澳话、后宅话与厦门话声母比较情况

(二)韵母

韵母的差异比较琐碎,此处只列举主要差异。

(1)云澳话没有后宅话的[ɯ]韵,后宅话[ɯ]韵字主要来自中古鱼韵和支、脂、之韵,这些字云澳话分别读为[i]和[u]韵母。

读[i]韵的如:鱼韵字“驴锄白猪鼠巨锯去举许徐车虚吕旅距语与虑御嘘誉预除箸居鱼渔余”;支韵字“雌疵斯撕厮”;之韵字“你似思侍史”等等。

读[u]韵的如:鱼韵字“书煮箸蛆”;支韵字“此尔赐”;脂韵字“肆文瓷资姿咨次私文师自”;之韵字“兹慈磁之芝辞文词祠而子士伺嗣事耳文饵文”等。

(2)韵尾的情况。云澳话的咸、深、山、臻四摄同时拥有3 套辅音韵尾[-m/-p][-n/-t]和[-ŋ/-k],以及鼻化作用[-~]和喉塞音韵尾[-Ɂ],保留了最齐全的韵尾系统,这一特点非常接近厦门话。而后宅话没有[-n/-t]这对韵尾,山、臻两摄字韵尾多读[-ŋ/-k]。

举例来说,云澳话保留了中古臻摄的舌尖韵尾,后宅话则并入舌根韵尾韵:

①痕韵的“跟、恨、恩”和真韵的“真、身、银”以及殷韵的“斤、勤、殷”等字,云澳话读[in]韵,后宅话读[iŋ]韵。

②魂韵的“门、昆、坤、损”和谆韵的“论、旬、春”及文韵的“分、蚊、云”等字,云澳话读[un]韵,后宅话读[uŋ]韵。

③质韵的“笔、毕、一”和迄韵的“乞”等字,云澳话读[it]韵,后宅话读[ik]韵。

④没韵的“骨、忽、出”和物韵的“佛、物、掘”等字,云澳话读[ut]韵,后宅话读[uk]韵。

上述这些韵母特点,云澳话都与厦门话相同,而与后宅话相异。

(三)声调

后宅话8 个调类,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清阴浊阳。

云澳话和厦门话都只有7 个调类。中古上声在今天云澳话和厦门话的分化很相近。云澳话和厦门话上声都只有一类上声阴上,全浊上声字读归阳去;次浊上声都有读归阳去和阴上的;而后宅话次浊上声则多读阴上。去声则全浊、次浊云澳话和后宅话都有读阳上、阳去的;厦门话基本读为阳去。入声厦门话中古全浊和次浊都有部分白读为阳去。

中古调类与云澳话、后宅话、厦门话调类比较见表2。

表2 中古调类与云澳话、后宅话、厦门话调类比较情况

从调值上看,云澳话阴平调读高平调44、阳平读升调35、阴去读低降调211,都与厦门话的44、35、21 调相同或者相近,而有别于后宅的232、55、213。并且因为云澳话和厦门话都没有阳上调,阳上字基本上读归阳去调(云澳话阳去调11、厦门话阳去调22),因此这部分字的读音也有别于后宅话的阳上调35。

连读变调3 种方言都有简化趋势。从连读前字变调的结果看,云澳话和厦门话阴平、阳平调都是44 调,而后宅话阴平、阳平的变调结果分别为32 和21;阴上调的变调则云澳话和后宅话比较接近,都是52 调变35 调,而厦门话是53 调变55 调;阴去则云澳和后宅话变调后都为55 调,厦门是21 调变调为42 调。入声的变调3 种方言都是高调变低调,低调变高调。

云澳话、后宅话和厦门话的调值和连读变调比较见表3。

表3 云澳话、后宅话和厦门话的调值和连读变调比较情况

可见,无论调类还是调值,云澳话更接近厦门话。

二、云澳话与后宅话、厦门话词汇的异同

云澳话不仅在语音上接近厦门话,词汇上也有不少与厦门话相似的特点。通过对云澳话和后宅话的2,034 个词汇进行比较,大约有650 个左右的词汇与后宅有所区别(仅仅是发音差异的不计数),约占全部词汇的32%,这其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与厦门话词汇相同或相近。作为同一个县的两个毗邻镇,这样的词汇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云澳话、后宅话、厦门话词汇的异同进行比较:

(一)常用词汇的比较

常用词汇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具有全民性、稳固性、构词能力强的特点;一般词汇是基本词汇以外的日常较为常用的词语和专业词语。常用词汇构成了一种语言词语的基本面貌。

下面选取部分云澳话和厦门话相同或相似而与后宅话相异的词汇(见表4)。

表4 相同或相似的云澳话和厦门话而与后宅话相异的词汇对比

续前表

上述词汇皆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流传久远的常用词,属于比较稳固的词语,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云澳话很多词语更接近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

(二)云澳话、厦门话“仔[a52]”与后宅话“囝[k ã52]”的比较

词缀是常见的复合词造词法的一种方式,是复合词词根的附加成分。作为闽南话最常见、常用的词缀,后宅话有“囝”,读[k ã52];云澳话、厦门话有“仔”,读[a52]。虽然从词源上来看,[k ã52]与[a52]源头是一样的,但是从音感上的差异,就能很自然地将后宅话的“囝”与云澳话、厦门话的“仔”相区别。

下面以云澳话为例,来说明词缀“仔”的用法,兼与后宅话、厦门话进行比较。

(1)“仔”尾作后缀的情况。

①“仔”尾用在名词后面,作为名词标志或使名词双音节化,部分有表“小”的意思。

云澳话的“仔”作后缀的例子,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类。

与植物名词搭配:[ke211-55]蓝仔(芥蓝菜)、瓠仔(葫芦瓜)、蒜仔、檨仔(芒果);

与动物名词搭配:鸟仔、猴仔、蚝仔、绺丝仔(带鱼);

与表人的名词搭配:囝([kin11])仔(子女,儿子)、走①应为“查嬷”的合音。囝仔(女儿)、孥囝仔(小孩子);

与身体名词搭配:骹指头仔(脚趾)、指头仔(手指头)、疿仔(痱子);

与名字或亲属称谓搭配,表示亲切:如:阿清仔、大伯仔、舅仔、姨仔、姊妹仔(表姐妹俩);

与自然现象名词搭配:雨仔、溪仔、巷仔、水窟仔(小水坑);

与一些名词搭配后表示家具、工具等生活用品或食品:椅头仔、椅仔、铰刀仔(剪刀)、笊篱仔(漏勺)、爪仔(小铁耙)、瓶仔、碟仔、毫子仔(指硬币或货币单位“角”)、布袋仔(衣兜)、饮糜仔(粥)等。

闽南话的“仔”或“囝”尾一般认为有表示“小”的意义,如后宅话词尾“囝”一般都有表“小”(数量少、时间短、程度浅等)或者表“喜爱”的语法语义。如“雨囝”一般表示毛毛雨、小雨;“猴囝”表示小猴的同时也可以表示亲昵与喜爱。

然而后宅话的“囝”和云澳话、厦门话的“仔”这两个词缀在表“小”的意义上还不完全相同。云澳话和厦门话的“仔”尾表“小”的意义极轻微,偶有表“小”之义,但表“小”的范围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甚至已无小称之义,常作为单音节名词后缀存在,使其双音节化。例如“鸟仔、猴仔”并不一定是小鸟、小猴,也可以是大鸟、大猴。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表“小”义,例如“查嬷仔”与“查嬷”相比偏重于“小女孩”的意思,“一点仔”在“一点”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小”或“少”。厦门话若要表“小”,还可以再加上词尾“囝[k ã53]”,如“老鼠仔囝”,但云澳话则较少这种表达。

②用在动词后面,形成名词,多属工具。如:夹仔、钳仔、锉仔、锯仔;或与动词短语搭配后表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摇鼓仔(货郎)、剃头仔等。

③用在数量词及其短语后面,表“少”义或指示数量的约数。如:一碗仔、二两仔、淡薄仔、(一)滴仔、一点仔、一困仔(一会儿)等等。

(2)“仔”尾作中缀的情况。

①用在某些固定名词中间。如:雨仔溦(毛毛雨)、溪仔塗(河泥)、溪仔水(河水)、溪仔墘(河边,江边)、几仔年(若干年)、几仔日(若干天)、颔仔骨(脖子)、颔仔骨山(颈骨)、羊仔采(羊痫疯)、鸡仔目水(即将沸腾、冒气泡的水)。这类词汇相当丰富。

作为中缀同样可以起到拉长音节,舒缓语气和强调、提示的作用。例如“雨仔溦(毛毛雨)、溪仔涂(河泥)、几仔年(若干年)、鸡仔目水(即将沸腾、冒气泡的水)”这些词语中,“仔”字没有明确意义,有的甚至破坏了双音节词原有的结构,但这些词读来声调搭配充满乐感,听来让人感到舒缓和愉悦。

②用在并列名词中间,表示两者的关系。如:翁仔某(夫妻)、爸仔囝(父子)。其实,在这些例子中的“仔”是一种音变的结果。如:翁仔某、爸仔囝实为翁合(和)某、爸合囝,“合”[kaɁ21]在搭配的过程中声母丢失,剩下的[aɁ21]音与“仔”接近,逐渐被“仔”所代替。

综上所述,云澳话和厦门话的“仔”可以作词尾(后缀),也可以作词嵌(中缀),搭配灵活,而且云澳话的“仔”尾作为中缀的用法似乎比厦门话更丰富。后宅话的词缀“囝”,基本上只能作为词尾的形式,没有作为中缀的形式。另外,厦门话还有“头仔”“仔囝”“头仔囝”这样的复合词尾,主要有表“小”的意义。而云澳话和后宅话都只有“头仔(囝)”这个复合词尾,没有另外两种复合词尾,而且使用较少,不像厦门话那样普遍。如“椅头仔(囝)”“床柜头仔(囝)”(小小张的书桌)等。总的来说,云澳话的词缀“仔”搭配方式灵活,使用频率高,与厦门话的“仔”尾更为接近;与后宅话的词尾“囝”差别明显。

除了上述词法层面上的差别,云澳和厦门话的“仔”还有句法功能上的用例。“仔”可以放在某些形容词、动词及其重叠形式后面,多成为谓语性修饰语,同时使其音节拉长,达到语气舒缓或提示的作用。如宽囝(慢慢地)、凊采仔(随便)等。作为形容词和副词后缀时,“仔”尾起到作为结构助词的作用,如“宽宽囝行”(慢慢地走)和“轻轻仔放”(轻轻地放),经过长时间的搭配使用,逐渐形成了类似普通话“地”的结构助词的作用。

(三)云澳话、厦门话与后宅话词汇的其他差异

1.三者词序上的差异。云澳话和后宅话有一些词语存在词序上的差异,比如后宅话说“健康”,云澳话说“康健”;后宅话说“喉咙”,云澳话说“咙喉”;云澳话“康健”与“咙喉”正好和厦门话的说法一致。

2.后宅话具有比云澳话更多的外来词汇。后宅话使用的外来语和许多地方的粤东闽语有相似之处,如:士巴拿[sɯ35-21pa232-32na55](扳手)、罗离[lo232-32li55](旧时称汽车)、肉[nek5](乒乓球用语“触网”,英语net 的音译);而云澳话则没有这样的说法。而这些词语与南澳岛一水相隔的澄海地区相似,很可能是作为县城的后宅与隔海相对的“大陆”①“大陆”是南澳人对海峡对岸的潮汕地区的习惯性称呼。地区交流更为密切,受影响的缘故。

3.云澳话的渔业用语相对较多;而后宅话则在农业和动植物的用语上说法更多样。这个特点应该和两个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有一定关系,云澳的居民主要以渔业为生,而后宅居民则农业和渔业兼备。

南澳人有句有意思的俗语:“南澳有三土:姿娘叫查嬷[tsa44bou52],水鸡叫蛤虯[kap21-45kou52],鱿鱼叫尔脯[ni52-35pou52]。”虽不算严谨,但还是饶有趣味地道出了南澳地区和其他潮汕地区方言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更多是体现在云澳话里头。身处粤东闽语区的边陲小镇云澳呈现出接近福建闽南话的独特语音面貌,无论在语音还是词汇,都保留了闽南话的鲜明特征。作为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变化最快、最为敏感的要素——词汇,其发音、表达方式、词序等多方面仍保留福建闽南话的特点,尤其是活跃在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以及词法与句法标记的“仔”凸显了福建闽南话的词汇特征。

当然,必须承认,从整体上看,云澳话与后宅话的共同点还是要比云澳话与厦门话的共同点多,并且随着云澳与后宅乃至粤东其他地区交流的深入,云澳话逐渐受到县政府所在地后宅话的影响并向其靠拢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与笔者2003年初次调查相比,十几年来云澳话的变化可谓巨大,同一位发音人的舌尖韵尾已几近消失,变为舌根韵尾。随着2015年南澳大桥的通车,小岛与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语言的蜕变与融合也将加快步伐。作为一个已经划归广东将近一百年的交通相对闭塞的小镇,其语音、词汇至今仍能保留福建闽南话的诸多特点,还是相当值得研究和保护的。

猜你喜欢
闽南话声母厦门
声母韵母
厦门正新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偶”遇厦门
乡音情浓
闽南话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