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骚
比较政治学为美对外政策搭台
美国比较政治学界向来擅长的一件事,就是通过国家政体类型的划分和归类,为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规划搭建平台。
一些学者借助常人不大看得懂的巧妙运作,营造一种看起来旧民主显然高于、优于新民主的固有印象。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命运。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一个国家无论各方面情况多糟糕,只要被归入自由民主政体,就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怜悯”;反之,一个经济发展很有成就、治理良好的国家,如果被归到“权威”(或译作“威权”)主义政体这一类,就会莫名招来许多麻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就曾遭此困扰;现在中国的遭遇也人所共知。
在政治学领域,西方国家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重视甚至不惜血本地支持比较政治学者做这一类研究,并获得“丰硕”成果。比如,布热津斯基冷战期间翻新了一个原本相当冷僻的概念“极权主义”。经过一番操作,使它在西方对苏联的研究中产生的影响力、破坏力不亚于核弹的效果。自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苏维埃民主”以来,直到二战结束,苏联一直自认为而且被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民主国家。但在极权主义成为分析苏联政治的核心概念后,苏联渐渐被排挤出民主系谱。起初这种认识的变化只发生在西方国家,几年后连苏联国内也普遍发生了“认识革命”,苏联人上下都丧失了制度自信而迷恋上了旧民主。又过了几年,苏联轰然崩塌,新民主的初始形态就此灰飞烟灭。
在普通人看来,一个国家的政体用什么词称谓是个纯学术问题。但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数十亿人目睹了这种称谓和归类的作用,目睹了软实力渗透的巨大力量。
寻找新的理论利器影响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方一开始视中国为苏联的翻版,把对付苏联的利器“极权主义”转过来用于分析中国政治。后来他们发现中国不是苏联,极权主义这一概念用来分析中国不灵光。他们苦心孤诣地寻找新的理论利器来对付中国。冷战行将结束之际,将新利器输入中国的时机来了。美国比较政治学界构架了权威(威权)主义这一概念。据说,这个概念用来概括和分析佛朗哥独裁时期的西班牙政体很管用。许多比较政治学者跟进,用它来分析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体和政治行为,并企盼被他们认定为实行权威(威权)主义的国家,都像西班牙那样发生国家政体的转型,因为他们认为,民主取代权威(威权)主义这类专制政体是近代以来公认的历史逻辑。
同时,一些嗅觉敏锐的人觉得,把它用在中国身上,功效会大大高于极权主义一词。他们认为,一旦给中国戴上权威(威权)主义政体的帽子,就能为推进“颜色革命”做好铺垫。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中国内地政治学界掀起一波研讨权威(威权)主义的小高潮。说实话,在比较政治学领域躬耕多年的那些中国学者很难接受这一概念。但让他们那时很难想到的是,权威(威权)主义概念现今已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
现在的情况是,至少在政治学领域,西方学者已牢牢掌握学术话语的主动权,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者仍然只能照着说,跟着做,眼见自己的国家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舆论场中被人扣帽子,竟然也无可奈何。
增强以制度自信为核心的软实力
不同的政体或民主类型本应在平等基础上相互认同,进行对话,乃至展开博弈甚至对抗。在冷战之前就是这样。但在冷战中由于双方主要角色实力相当,不敢直接进行硬实力对抗,所以旧民主就在软实力上下大功夫,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
现在,旧民主尤其它的主要角色美国正在试图把对付苏联大获全胜的经验用于中国。这两年,不断有在中美两国间频繁行走的有识之士告诉我们,中美关系的好时候一去不复返了。美国不仅向中国挥起经济贸易的利器,以后还可能会动用更多政治手腕,其中就包括进一步操作权威(威权)主义这类“精神核弹”。
我不大相信美国政治学家如此幼稚,但在翻阅了几位美国比较政治学者的一些近作后,发现有识之士所言非虚。
怎么办?对付这种霸凌主义和渗透的现实办法,当然就是大力加强我们自身的软硬实力。在软实力方面,当前的核心是四个自信,尤其制度自信。如何进一步加强制度自信?我认为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无论在包括国际会议在内的国际交往中,还是在社会宣传和教育、尤其在各级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在界定和诠释我们的政治制度时,都要首先更加突出强调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接下来再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眼下突出强调作为新民主的民主共性,对我们大有好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个概念中,民主是政体性的共同品格,社会主义是特殊品格。
还要特别指出,中国民主在民主的共同品格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是难分伯仲,有些方面甚至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在民主的共识内涵“民有、民治、民享”方面,又如在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方面,中国民主在哪一点上都不逊于人;而在民主的形式方面,各国民主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也是很值得我们予以坚持、完善和发扬的。
另外,我们不要对“权威(威权)主义政体”这个概念视而不见,更无需躲闪回避。而应组织对西方比较政治学有深入了解的人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本质内涵,指出这是西方给中国的国家政体硬扣帽子,目的在于打击我们的制度自信、改变我们的国家认同,潜台词是要在中国搞“颜色革命”“民主转型”。我相信,只要坚持这样做,就能有效戳穿对方的图谋。▲
(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央马工程重点项目“比较政治制度”主持人、第一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