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天津 300120)
原发性高血压指无法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原因的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普遍认为生活作息习惯、饮食结构、遗传、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均可引发原发性高血压,若不能控制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均可造成器质性伤害[1]。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在不断改进。随着中医得到长足发展,中药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天麻钩藤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试验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3.36±2.37)岁;病程10个月至6年,平均(4.23±1.26)年。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49~75岁,平均(54.68±2.68)岁;病程1~8年,平均(4.82±1.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肝等器官异常患者。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即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肝阳上亢型”诊断标准,即头晕、心烦、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33),5 mg/次,3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汤治疗,药方组成:丹参、钩藤、白芍、干地黄各15 g,石决明、天麻、牛膝、女贞子、楮实子、刺蒺藜各12 g,代赭石10 g,用水煎至1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均治疗4周。
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样本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CE水平,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AngⅡ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ACE、IGF-1、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E、IGF-1、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交感神经异常,儿茶酚胺类物质过度分泌,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分泌过量的AngⅡ,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AT2结合,促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4]。中医认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主要病机是肝的阴阳失衡,其病因是情志失调,引起肝气过旺,肝郁化火,或因过劳、热病等损耗肝阴,致使肝阴不足,肝阳亢盛,从而引起高血压[5]。
ACE是一种外肽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AngⅡ;IGF-1是主导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可上调AT2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重构,加剧高血压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血清ACE、IGF-1和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天麻钩藤汤有助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ACE、IGF和AngⅡ水平,减少ACE对AngⅡ的表达,并且通过降低IGF-1水平下调血管紧张素受体AT2表达,从而降低血压。
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归于“头痛”“眩晕”等范畴,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协调阴阳、疏肝理气。天麻钩藤汤具有清热平肝、潜阳熄风的功效,方中天麻、钩藤为君药,起平肝熄风的功效;石决明、牛膝为臣药,起平肝潜阳的功效。方中丹参归心、肝经,可活血益气;钩藤归肝、心包经,可熄风定惊、清热平肝;白芍归肝、脾经,可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干地黄归心、肝、肾经,可清热凉血;石决明平肝熄风;天麻归肝经,可通血脉、安心神;牛膝归肝、肾经,可补肝肾、利阴气;女贞子归肝、肾经,可益肝肾、安五脏;楮实子归肝、肾经,可补肾清肝;刺蒺藜归肝、肺经,可镇肝风、泄肝火;代赭石归肝、胃、心经,可平肝镇逆、凉血止血[6]。诸药共用,可安抚心神,调节情志,同时泄肝火,促使肝阴阳平衡,从而降低血压。
现代药理学认为钩藤中所含的异钩藤碱、钩藤碱、钩藤总碱及非生物碱均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自由基的作用,可保护血管免受损伤,并可增强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松弛,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天麻可增强主动脉、大动脉等血管弹性,从而增强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有效降压,且作用时间长;丹参可扩张微血管和冠状动脉,起到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汤治疗,可以降低血清中ACE、IGF-1和AngⅡ水平。